一切始于世博会
1995年底,一位国务院领导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丰富多样的植物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向陪同的一位云南省副省长提出了一个问题:“’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中国举办,云南省愿意承办吗?”
而在当时,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被誉为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界“奥林匹克”盛会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可谓还是知者寥寥,对于这样一个耗资数十亿、历时近半年的大型国际活动,人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世博会究竟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把自己的目光投注到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来:博览会的雏形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会——集市。大约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人们把规模较大的定期集市称作博览会,并将其单一的商品买卖功能逐步扩展为物资的交流和文明成果的展示,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随之从简单的商品交换、买卖关系演变为对生产技术的交流、文明进程展示和对理想的企盼。
十九世纪中叶,为了显示其伟大和自豪,英帝国于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内,一改当时盛行的石头建筑风格,动用了整个英国工业界的技术和力量,耗用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建成了一座长1700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宫”。这是一座新颖而独特的建筑,它向人们展示了纲结构、玻璃装饰的大空间,预示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1928年35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在法国巴黎缔约,对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方法做出若干规定,如:举办世界博览会要有主题,展示时间规定不超过6个月,由法国政府代表发起成立一个协调管理世界博览会的国际组织,并负责起草制订《国际展览公约》等。在这次会议上,有31个国家的政府代表签署了公约,并成为国际展览局的首批成员国。
作为近代产业社会最大规模的国际活动,世界博览会写下了她光辉的历史。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博览会开始,风雨兼程,历经百余年,无论是生活在河海之滨,或是居住在平原高山之中的人们,都受恩于大自然的润泽,都在同一个天空下创造自己的文明,追求自己的理想,都将各自的文明成果和实现理想的起始点聚焦于世界博览会。
正象“一切始于世博会”的名语所言,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系统中的很多因素都是从博览会孕育诞生的。如:将许多商品汇集一处买卖的百货店,组织观光游览的现代旅游活动,提供休闲娱乐的各类公园、游乐园、渡假村、俱乐部等,无不经由世界博览会获得启示、萌生创意。时至今日,世界博览会不再只是技术和商品的展示会,她以广阔的胸襟,熔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于一炉,伴以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喜庆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各种技术交流、学术研讨、旅游观光、娱乐和消遣的理想场所。
正因为如此,历次世界博览会对于举办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扩大国际间交往,提高举办国的地位和声望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自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以来,大多数博览会都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举行,在亚洲只有日本和韩国举办过世博会。而从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时机上看,各国都选择自己经济有较大发展、科学技术处于明显进步的时期举行。1889年法国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在巴黎举办世博会,建造了300米高的主题塔——埃菲尔铁塔,成为日后法国的象征。1990年日本在大阪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有120个国家和55个国际组织参与,该会的成功举办对日本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生态平衡及保证经济的发展均起到了促进作用。
1999年在中国举办的此次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最高级别的世界博览会,它的成功举办,既是中国在世纪之交一次综合实力的展现,又预示着中华民族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信心与希望。
“一切始于世博会”,是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在由这里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正是基于这一理解,云南省在是否承办世博会的讨论中终于一步步趋向共识:举办世博会,必然对云南塑造对外开放形象,市民素质提高、支柱产业建设都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承办世博会有压力,但压力也能转化为动力。昆明气候宜人,植物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建设发展较快,承办这一次千载难逢的国际盛会“舍我其谁”?
很快,云南省提出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1999年在昆明举办国际博览会的请示》,经国务院批准后,1996年6月,国际展览局在法国巴黎召开第119届年会,审定了昆明举办’99昆明世界博览会的办展程序,同意移址,并注册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对此,一位专门从事宏观研究的专家撰文评论道,世纪之交,各地都在寻求发展机遇,云南有可能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是的,是的,一切始于世博会……
附录:世博会的类别
世界博览会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综合性世界博览会是由参展国政府出资,在东道国无偿提供的场地上建造自己独立的展览馆,展示本国的产品或技术;专业性世界博览会是参展国在东道国为其准备的场地中,自己负责室内外装饰及展品设置,展出某类专业性产品。
按照国际组织的规则评定,综合性世界博览会分为一般博览会和特殊博览会两种;专业性博览会分为A1、A2、B1、B2四个级别,其中A1级为国际园艺博览会,A2级为国际专门演示会,B1级为国内园艺博览会,B2级为国内专业演示会。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最高级别的专业性国际博览会,也叫世界园艺节。它是世界各国园林园艺精品、奇花异草的大联展,是以增进各国的相互交流,集文化成就与科技成果于一体的规模最大的A1级世界博览会。会期通常为6个月,自晚春起,经盛夏至中秋。历史上,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大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和美国,在亚洲,只有日本先后在1970年(大阪)、1975年(冲绳)、1985年(筑波)、1990年(大阪)举办过4届,韩国在1993年(大田)举办过一届。
附录: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简介
级别:A1级;
主题: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
会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金殿风景区
面积:218公顷
展期:1999年5月1日——10月31日(164天)
预计参观人数:800——1000万人
展出内容:
——各国悠久的园林传统和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
——各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庭园建筑;
——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成就;
——园艺与各民族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渊源以及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各地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花坛;
——科技发展、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
——与园林、园艺相关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书籍;
——与园林、园艺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各种纪念品,以及各地的风味食品特色产品等。
百花来朝云之南
“你心目中的’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怎样的?”记者曾向身边的朋友们询问这个问题,其中还有一位朋友的小儿子,他的回答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里一定有好多好多的花,我可以在花里游泳。”
相信这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世博会——一片美丽得使人不忍离去的花的海洋。一位身临其境的记者在文章里动情地写到:“你绝对想象不出一盆生长两年多的仙客来,同时开放出128朵花会有多么的漂亮;你也绝对想象不到10种颜色数千盆仙客来汇集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绚丽;你更绝对不会相信清丽脱俗的仙客来会用浓郁的香气使你飘然欲醉……”
倘若不是一种仙客来,而是两千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呢?倘若不是数千盆,而是300多万盆高品质的鲜花所组成的花钟、花船、花柱——徜忀在这样一片花的海洋里,是不是会使人产生“梦里不知身是客”、“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
花是世博会的主角。云南省省长李嘉廷在世博园现场办公时说道:“世博会要以花取胜,世博会的花要象大连的草、青岛的树一样,亮出自己的档次来。”
于是美国的国花草地月季来了,法国的国花香根鸢尾来了,梵蒂冈的国花圣母百合来了……3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修建的31个室外花园展示着一个个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格迥异的园林艺术,法国、荷兰、英国、日本等国的技术人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驻现场,甚至亲自动手种树植花。英国花园的设计者、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主任大卫·帕特森说:“能在美丽而神秘的东方建造一个英国花园,展示自己的民族骄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为了保证花卉的质量,每个国家对自己的花园要求都很高,50%以上的主要材料都要由参展国自己准备。芬兰运来了100吨石头,荷兰运来7个集装箱的郁金香和大树,老挝带来了名贵的花梨木——倘若说这还只是每个小花园里的“细活”的话,那么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工程”还有的是呢!
一株胸径1.1米、高13.8米,两百多年树龄的翠柏,从离树木园60里处的海湾村移进园里,出动了40吨的吊车、40吨的平板车,武警开道,足足花了三天两夜的时间才算移栽成功,年近60的林业专家甘家生感慨不已:“干了一辈子林业,没栽过这么大的树,移栽这棵翠柏可太费神了。”现在树木园里已栽植了79科290多种乔灌木2万多株,仅大乔木就2千多棵,濒危物种52种。
世博会要办出国际水准,世博园里的鲜花自然必须是园际一流的。为了确保鲜花的质量,早在1997年春节,云南世博园艺有限公司就决定与省外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园术公司合作,建立自己的花卉基地。
搞了30多年花卉研究的美籍日本人永田英夫来到云南,在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后,他表示有信心在昆明培育出世界一流的水平的鲜花来。于是,一个工厂化、科技化、规模化的苗圃迅速诞生了。去年8月,首批试种的14个矮伏一代品种的14万盆花在世博园一露面便引起了轰动,一些花卉业的专家甚至不相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会种出这么好的花来。
面对着闻讯而来的记者时,这位一脸笑容的“花匠”表示自己是一个“把鲜花种在心里的人”。
正是这一位位“把鲜花种在心里”的园丁们,为云南人民带来了数不尽的美的享受。据有关报道,世博会期间,园中所用近300万盆鲜花将依花期季节轮番摆放,所摆鲜花一是分不同主题,如满园春色、彩云之南、金秋丰收、人与自然等;二是依势摆放与规模化摆放相结合,如花园大道每次用花45万盆,金灿灿的万寿菊、五颜六色的鸡冠花、整齐有序的何氏凤仙、亭亭玉立的长春花、迎风怒放的牡丹、花团锦簇的香雪球、馥郁芬芳的晚香玉、锦绣烂熳的千日红、娇艳欲滴的月季等将以迷人艳丽的风姿展示在中外游客面前。花园大道上的世纪花钟直径19.99米,面积313.9平方米,花船长30米,高17米,宽8米,均由鲜花摆放组成,规模之大堪称鲜花造型之最。
以花卉为突破口,世博会上还将为争创造若干“之最”。迎宾广场、花园大道以世纪花种、花船、花柱和花坛为重点,突出鲜花之最;专题园以药草园、树木园、竹园和蔬菜瓜果园突出竹类品种、名贵中药、珍稀树种、观赏瓜果之最;公共绿化区域以草坪为重点,在草坪品种、质量标准方面严格把关,重点管护修剪,突出草坪之最;环境一种以艺术广场、喷泉口和塑石为重点,突出喷泉和塑石之最。
附录:’99昆明世博会上的专题花卉展览
5月,月季花及国际盆景赏石展
6月,球根花卉展
7月,国际插花艺术展
8月,观叶植物展
9月,国际兰花展(含君子兰)
10月,菊花展(含大丽花)
一场盛会“造就”的一座新城
在1995年底那场关于云南是否承办世博会的讨论中,一个重要的争论焦点是:云南能否承担得起举办世博会的重任?
这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一个连首都承办都面临重重难题的国际盛会,边疆省份的云南能承担吗?几百万贫困人口像大山一样重压着云南省,云南能筹措出数十亿元承办资金吗?能顺利完成面向世界的招展、招游和世博会场馆建设任务吗?能使昆明乃至云南以一个崭新的形象代表中国向世人展示吗?
就连国际展览局和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的官员和专家们在实地考察时都犹豫了。前来考察的国际展览局官员对于金殿(世博会选址)依山就势,高低起伏,植被茂盛的环境毫无疑意。但是,对于中国是否真有能力在两年时间内达到世博会场馆标准表示怀疑。
没有到过昆明的人,不会想象到现在的世博园两年前还是一片狼籍的垃圾处理场,杂草从生,无人光顾。而就是对于一个富于经验的国家来说,标准的筹备时间也需要6年。短短的两年时间,以一个毫无经验的国家,筹备这样一个世界最高级的园艺博览会——中国,能行吗?
然而短短半年之后,国际展览局的官员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眼前的变化却令他们又惊又喜:眼前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大型建筑和场馆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令这些见惯了现代化建筑的专家们也忍不住伸出了大姆指:OK!
不仅如此,这一届世博会与往届相比,还创下了五个“世界之最”: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最高规格A1级类专业博览会;占地面积最大,共218公顷;精品种类最多,有76种珍贵原始物种,31种中国一、二级保护植物;筹办时间最短,仅有2年;植物数量最多,已移种2000种。
还不仅如此,世博会还为云南引来了无数五洲四海的朋友:预计今年云南省接待海外游客总量达到100万人次,创汇3.1亿美元,国内游客3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9亿,平均比去年增加25%以上,仅今年1月份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5.67万人次,国内游客243.52万人次,部份景区游客暴满。
还不仅如此,这场世纪的盛会还为昆明人民带来了一所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城市——还是让我们来听听昆明人自己的说法罢。
说法之一:修路修得老昆明迷了路,一位骑车的老师傅说:“我本来打算骑车去环城塑料厂,一不小心就冲到了金殿,我原先还在琢磨这是哪条路呢……修路修得我这个老昆明都差点走失了。”住户张大妈说:“原先这段路不下雨脏得要命,下雨就淹起来,多少人骑车骑翻在水里,走路的要垫好多砖才能走。现在,政府真是为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
现在昆明市区新增城市绿地332.8公顷,从筹办世博会开始,昆明市筹集了20多亿元资金,把原规划2008年前完成的城市交通路网规划提前到了1998年完成,新建扩建城市道路49条。投入园林资金6亿元,完成了15条市区主干道绿化,新建5个绿化广场和两条绿化带,综合改造了7大公园,并在市区主要街道布置200万盆鲜花,绿化美环境。
说法之二:天蓝了,水清了。在昆明人的记忆里,盘龙江和大观河是市区内两条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主要河流。许多年以来,这两条河以及滇池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污水横流,臭气冲天……然而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人们惊喜地发现,昔日肮脏的河边悄悄“长”起了悦目的草坪,过去冒着黑色泡沫的河水也开始被变清的水质代替。居住在大观河两岸的居民由衷地感概:再不用闻这臭味了,现在每天出开散步,心情都格外好,人也要多活几年。
与此同时,昆明市开始了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整治,1998年发布禁煤通告,随后在全市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终于,昆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了79%,在全国46个城市中处于中上水平。昆明天更蓝了。
说法之三:感人的“世博情”,1999年1月,一场罕见的大雪令昆明的市民们至今激动而难忘,而更令人难忘的,还有大雪中昆明军民的殷殷世博情。
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们顶风冒雨赶到世博园,抢救风雪中的名贵花木。昆明街头许多普通市民望着雪花焦急地说:“这雪对世博园的植物有影响啊!”有的人在公园里看见赏雪人践踏草坪,便主动出面制止,有的人还专门打电话到新闻单位,呼吁人们在雪地上狂欢时想想世博会,爱护花草……
新闻媒体曾经报道过这么一件事:几年前,昆明在一次节日活动期间,曾在市区广场上摆放了一些鲜花,以增添节日气氛,不料花没放出几天,有的就不翼而飞,被一些爱“美”之人在夜里将鲜花搬进了自家院子。如今,昆明近百万盆鲜花遍布大街小巷。几个月了,园林部门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鲜花安然无恙,至今没有发生被盗现象。
说法之四、之五、之六……类似的故事还可以讲上成千上万,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世博会为我们带来了一所崭新的城市。”
人与自然:’99相约世博园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人与自然”,正如一位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在捐赠仪式上所说:“赞助世博会,不仅仅因为这是一次世界园艺盛会,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最具全球性与未来性的人类发展占略眼光,体现了人对大自然中每一种生命的理解、尊重与关爱,并由此来赢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即将开始的展览会无论从整体的和谐,还是从细节的巧妙构思上,都体现和传达出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刻的感应与互动关系。
作为世博会上的代表性雕塑,“花开新世纪”的构思在全国数百幅参选作品中赢得了世博会建设指挥部的青睐。这尊座落于世博园花园大道上的雕塑高19.99米,以不锈钢材料制成。雕塑吸取了原始雕塑艺术中对形体某一部分进行夸张的特点,将花朵中原本并不起眼的花蕊幻化为细长的锥形,直指天空,从而引起人们视觉上的重视,充分表现了雕塑的力度;同时雕塑设计上放弃了传统雕塑中象形塑造的特色,选择了“以形传神”的特点,用简约手法对花朵中原本的主体花瓣进行了弱化处理,不但将原本繁复的花瓣简化,而且将其位置降低,流畅的曲线在不经意中传达了秀美。
作为园艺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花开新世纪”雕塑充分体现了世博会的主题:“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设计者在设计中将花朵以雕塑语言表达成柔美与力量的和谐统一,柔美的花瓣表达了人们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求,而有力的花蕊则显示了人们有决心与这朵世博之花共同迈向二十一世纪。
倘若说“花开新世纪”以艺术语言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的话,那么’99世博会的人与自然馆就是以建筑语言谱写的一首自然畅想曲。它以自然、独特的建筑风格连贯流畅的空间、清新雅洁的环境设置奏响人与自然的优美乐章。
场馆结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山地,以三叶草变形为基本单元拼成六边形展厅,并按“科普展厅”、“人与地球展厅”、“未来展厅”分别从“人类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永远的绿洲”三个方面展示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与大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以自然历史为线索,展示人类与自然日益融洽、亲密的关系,增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其它象百宝密布的药草园、清雅大气的盆景园,繁花满树的树木园……无一不从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提醒着人们自然的美好与珍贵,而穿插于其中的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建筑特又从另一个方面展示着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与自然所达成的种种默契与和谐。
就在那青山绿水之间,那传说中美丽的“香格里拉”的故乡。昆明世界博览会在等待着我们,期待着一场相约99的梦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