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持股带来后遗症
基金刮起抛售“核心资产”风
证券市场
第一财经日报/ 2005 年/ 01 月/ 07 日/ 第B05 版/
本报记者黄河
在经过一天的震荡调整后,深沪股市再次陷入跌势,1 月6 日上证指数以1239. 43 收盘,跌幅将近1 %。
在当日的市场走势中,前两日在消息影响下全线暴挫的石化和汽车板块仍然跌势不止。
被多家基金重仓持有的福田汽车跌幅达3.3 % ,同样被基金重仓的扬子石化则在1 月4 日暴跌9. 33 %后,6 日再跌4. 24 %。
业内人士表示,扬子石化和长安汽车这样的基金“核心资产”连续深跌和反常的高换手率,表明基金开始大举“出逃”。而一旦基金对“核心资产”开始出货,其“杀伤力”相当巨大。
对此,记者所采访的多家基金经理并未提出明确的解释。但据业内人士分析,基金之所以在此时大举“出逃”,除了对2005 年行业投资价值的重新研判与调整及赎回压力导致的被迫减持外,基金在过去由于集中持股所形成的“羊群效应”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同时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日排名跌幅榜的个股多以基金重仓为主。如果剔除正常的调仓行为,可能也反映了赎回压力的增加。
在行业因素方面,成品油出厂价格的下调成为引发石化股暴跌的主要因素,据国信证券李文辉分析,成品油价下调和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石化行业利润被挤压。
招商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基金持股过于集中,一旦某一家基金对某只股票出现异议而进行抛售,其他基金很可能被迫跟着抛售,从而出现“多杀多”的现象。
北京首放的孟庆来分析师表示,投资基金全面做空的概率非常小,但在局部板块基金之间的“多杀多”将不可避免。他认为影响基金局部“多杀多”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二是新股发行导致的连锁反应。
除了政策面外,相对新增基金和社保基金等增量资金,目前存在的优质股票增量跟不上的问题,正成为制约基金投资业绩的瓶颈。从2003 年的“二八”现象到目前的“一九”现象,反映的是基金面对投资品种匮乏的现实。
德盛小盘精选基金经理张学军表示,从公司自行开发的市场风险预测模型来看,未来可能还会经历一轮惨烈的抛售期,市场的调整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而对于目前市场的走势,亦有分析师认为与QFII 做空A 股的可能性有关。国泰君安的谢润峰指出,目前QFII 的30 多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入场资金100 亿元人民币,多数集中在基金重仓的股票方面。如果境外投资者选择做空A 股,那么他们会从QFII 处“借入”股票抛出,在股票下跌低位买进,牟取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