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DIY

打开电子邮箱检查邮件时,突然发现有一类邮件多了起来,那就是关于组织自助旅游的。

不知为什么一直不喜欢旅游,即使有空出差到外地,办完事后的空余时间大抵也就是在街上转转,找找当地的风味小吃。从来不会想到去去风景名胜什么,有时在路上看着一队队的旅游团打着小旗东转西转,心里还有种莫名其的怜悯。

其实我倒不讨厌旅行,一个人背着包在陌生的城市里转来转去,然后钻进路边的小饭馆,点上两个小菜,再来瓶啤酒,是我所享受过的最惬意的事情之一。我只是讨厌被人支使,看着从机场到宾馆那一队队跟着小旗晃来晃去的旅行团,我怎么也想象不出他们这么干的乐趣究竟在哪里,大学时我同宿舍的一哥儿们暑假去做兼职导游,回来后问他感觉,他想了想说,“象放鹅。”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毕竟“时尚”起来了——当它在尾巴后边跟上国际流行的“DIY”后愈发如此。

说起来咱也不是没“DIY”过,小时候跟院子里的伙伴偷子家里的手电和榔头,跑到几公里外的山上,找个小洞就往里钻,有时一钻就是几个小时,最后从另一片田里的洞口冒出头来。回家里怀里满满地兜着岩洞里敲下的石头,还有农民地里偷来的玉米棒子,随后好几天里在班上吹得口沫四溅,不小心就弄出个“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中国版来。

如今的DIY无论规模还是档次都不是当年小打小闹可比的了。大至如万科的王石万里迢迢去爬非洲的什么什么山,小至这个星期六到西冲赏花观水兼烧烤,计划之精确、装备之精良、补给之充分——知道的说是去旅游,不知道的还以为派他们去参加海湾战争呢。

我不知道自己这么大喷口水是否反映出自己潜意识里的某种嫉恨之情,嫉妒自己怎么也挤不进“那个圈子”,痛恨他们“不带我玩儿”。旅游就旅游嘛,搞得象那么回事儿似的,连说话都窜了味,一起出去玩儿的同伴变成了“驴友”,到小馆子里蹉一顿也变成了“腐败”(FB显得更洋气些)。

一哥儿们新买了车不久,立马就挤进“自驾车旅游”团伙,一群家伙千里迢迢磕磕碰碰窜到张家界吃了两顿“农家饭”回来,顿时感觉自己有点儿“不同流俗”的味道。我不甘心,死命追问他们都去了什么地方、看了什么风景吃了什么菜。

“不记得了,不过——那感觉,你不到那儿是体会不到的。”小子斜瞅着我,一副知音难觅的模样。

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决定明天,不,今天晚上就把那两个泡在酒缸里的哥儿们捞出来,开着他们的车到我家对门五百米的长沙米粉店去D他姥姥的IY一下。

明天乘着酒劲没过我就窜到那个“自驾车”的帮派份子家里,斜睨着眼看他,告诉他:

“吃米粉,下啤酒,那感觉——你不试试是体会不到的!”

谁怕谁呀。

分享: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