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迅:迎接新通讯时代的曙光

郑先生是一家翻译公司的主管。一年以前,他的标准工作程序是早上8:00到公司上班,先检查客户通过传真发来的翻译文件,再布置人手翻译,与此同时,他自己则不停地通过长途电话与国内外用户联系,在电话中讨论新的业务,并商讨翻译文件中的细节。更多的时间他在路上——从一个公司跑到另一个公司:送稿、交流、面对面地讨论业务问题。他总是说自己太忙,没有时间检查翻译质量,没有足够的人手开拓市场……

半年后他拥有了自己的翻译网站和固定的电子邮箱,许多在电话中讨论不清而不得不面对面讨论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的交流得到了完美的解决,然而他又多了新的担心——害怕客户发来急需翻译的文件时自己没有及时看到、担心自己在外边联系业务时公司里的电子邮件没有及时处理。这让他不得不一天好几次打开电子邮箱,这种工作到了后来甚至变成一种无形的心理负担。

有一天他从朋友那里知道有一种叫“自由通”的网络服务,这种服务不但能在电子邮件到达时通过他的寻呼机与手机提示他有新邮件到达,而且还能通过语音在电话里为他读出新邮件的内容——这一下他终于不必再每天坐在办公桌前等待邮件了。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检查公司的翻译质量、去开拓新的市场,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更多地在家里陪伴自己怀孕的妻子了。

这听起来象阿尔温·托夫勒式的“未来世界狂想曲”,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2000年3月7日,润迅通信集团招开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推出润迅住处服务公司的新产品——自由通服务。

自由通:从电子邮箱到个人统一通讯

关心IT界发展的人们也许还记得不久前润迅推出的21M大容量电子邮箱以及轰动一时的“百特联盟”行动。就在当时,润迅的这一举措已经在传统寻呼业和IT界中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反对者认为,由于寻呼用户中上网比率仍然很小,你送他一个大容量电子邮箱等于浪费资源——因为许多用户根本就上不了互联网;而对于“网虫”们来说,互联网上的免费邮箱比比皆是,润迅在没有服务特色的情况下,凭什么能引来大量的用户群?

与此同时,只有极少数有心人注意到了润迅的网络经营理念,在1999年4月北京召开的“中国信息化专家论坛”上,润迅通信公司总经理杨军第一次清晰而完整地表述了润迅未来的发展理念:润迅目前已经成为一个跨地域、多元化的通信服务公司,但进入互联网领域半年多来,润迅深信由于互联网对整个世界影响的日益深刻,传统的通信业必须与互联网相结合才能有新的发展,所以润迅毅然决定推出“新润迅”这一事业品牌。“新润迅”的推出标志着润迅将在新的起点实现企业的转型,即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经济规律,全面重组润迅现有的资源和业务,最终完成向现代综合通信服务商的过渡。而在2000年3月10日的润迅重组新闻发布会上,杨军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润迅的使命,那就是:“以优质服务及强有力的销售体系,建立立足于中国市场,具有国际经营水平的无线通信,互联网及互联网商贸服务企业。”

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并非通讯为网络(或网站)服务,而是网络为通信服务——从本质而言,互联网正是一种新兴的、强有力的通讯手段。

从这个意义而言,润迅一直在考虑的并不是怎样去“做网络”而是怎样去“用网络”,自由通的推出正是润迅“用网络”的一计“神来之笔”。

据介绍,“自由通”是将传统和新兴的通信工具,如电话、传真、传呼机、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如商务通)、HPC(掌上电脑)、计算机等通过一个电话号码连接在一起,不论你在何时何地,只要你想收发电子邮件,你可以使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以上任何工具。同时,经过自由通后台处理过的专业化的互联网信息将根据用户的特殊需要也通过以上终端接收。

正如一篇有关“自由通”的报道所分析的那样,“不管正热火朝天的有线互联网也好,还是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无线互联网也好,百姓和商家要的是“实用互联网”。任何先进技术都是社会发展的借力和工具,而不是目的。不管业界人士吵得多热闹,未来前景多么光明辉煌,没有大众的参与,互联网始终是空中楼阁。自由通的出炉意味着,一个人哪怕不懂计算机,只要会打电话,发传真,打传呼,他就能使用电子邮件这种先进的通信工具,就能获取互联网上对他个人有用的信息,而不须为此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就互联网应用的层面上来讲,它将高高在上的互联网第一次落到地面上,第一次和大众如此接近和亲近。”

在新闻发布会上,润迅信息服务公司总经理凌孟波女士这样总结了自由通服务的功能:“这一突破性的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量的最终用户在计算机使用中、在互联网信息处理上遇到的困难。同时,作为业界知名的cmmail.com来说,所提供的服务,也不再限于大容量免费电子邮箱这种简单初级的功能了。Cmmail.com将发生质的变化,将升级成为一个可以实现多种方式并行处理信息的新平台,这个平台将支撑起润迅对信息的加工、整理的主要工作。

自由通的推出,让许多人对润迅“百特门”、电子邮箱及百特上网卡等一系列“触网”措施的疑虑烟消云散——他们终于明白润迅这一系列看似杂乱无章的操作后原来有着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那就是个人统一通信体系的建立。更进一步,还可以引出更深刻的思考,那就是今天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策略问题。

战略重组:从单兵战术到集团战略

如果以“商场如战场”来作比喻的话,有心人不难看出,今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还处于一种“单兵”或“小团体”作战的“战术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目标单一、手段直接、成败分明。电子商务就电子商务,网络门户就网络门户,大家一门心思去做一件事,做成了就大赢,做不成就“一败涂地”——实际上不止中国,国外的许多互联网企业也同样采取了这样的策略。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会措辞严厉地将许多网络投资指为“不中奖就一无所有”的博彩行为的缘故。

与此相比,润迅的发展策略更象一种集团军作战的战略布署:看似各不相关的各部份所从事的工作突然在最后的阶段融为一体,产生出任何一个部份都无法达到的整体效应。这使得润迅在长达数年的转型过程中得以从容调整,不至因任何一部份的失误而导致整体目标的失败。

自由通的推出可以说是润迅“集团战略”的一个阶段性成果,随着自由通的推出,润迅集团“潜伏”的其他精英部队也纷纷浮出海面。其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就是它的技术支持——由润迅集团直接控股的深圳市网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开发的“UMS2000”系统成为自由通服务的核心平台。据杨军总经理介绍,这次润迅推出的自由通业务应该说是他们的“得意之作”。在去年10月日内瓦国际通信展览会上,他们的产品跟包括朗讯、阿尔卡特等国际著名产商所提供的产品有着相同的设计创意和组织框架,在网络技术与运用上达到国技先进水平。而润迅之所以能那么快地在传统电信业里提供统一信息服务,跟他们较高的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

在网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介绍资料中这样写道:“深圳市网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润迅的技术研发机构从此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为润迅集团服务到为全社会服务的开始,这一举措充分把握了润迅集团机构调整重大变革的良机,同时也顺应了国内信息技术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成为润迅集团自身发展必然的、正确的选择。”

熟悉中国电脑业发展历史的人们应该不会忘记:中国电脑业的发展正是从销售和服务开始,走过了电脑组装、整机制造这一艰难的历程,而至今某些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使中国电脑业一直难以把握自身的发展前途。

而润迅今天所做的,正是它在设立中国第一家互联网研究机构时所说的,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能以群体的方式崛起并达到世界水平”而努力。

这一宏伟的目标甚至不能仅靠润迅自身的努力而达到,正因为如此,润迅在“塑造自己”的同时,采取技术与研究成果公开的方式开始了“塑造环境”的努力。没有长远的战略、没有宏伟的目标,是难以做出润迅今天的选择的,而只能陷于小圈子内的争争斗斗,最终让具有强大实力的外国“渔夫”来夺取中国互联网市场这一庞大的利益。

杨军总经理在谈到自由通服务时,特别强调:“这是润迅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的一个发展。这个发展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对中国未来7000万寻呼用户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寻呼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作风稳健的通信集团公司“掌门人”,杨军这一明确的态度恰恰表明了他对自由通业务的信心与认同。

自由通的推出,为中国传统通信与互联网络发展都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一“新思路”的开拓本身,比自由通的出现有着更重大的意义,它对中国互联网与通讯业发展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而又意义深远的……

八大专业拆分:打造新通讯时代的“航母舰队”

在润迅重组的新闻发布会上,杨军介绍了重组后的润迅业务结构:共分七大专业公司,加上作为它们技术支持的网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有八大专业版块。这其中既有润迅经过8年经营,已经在国内市场占有明显优势的传统业务,如科技维修、润迅连锁店、集群调度及无线工程服务等,也有润迅凭借着自己通讯方面的优势而新开拓的互联网业务,如统一在新润迅品牌下的直销电子商贸和无线互联网门户、网络电话及互联网接入等;更有着在互联网时代凭借新技术的发展为传统业务拓展出的全新服务领域,如以寻呼公司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信息服务及电话服务中心(call center),即自由通服务。

对于这些专业公司的拆分,润迅公布的重组原则是:资产价值最大化;专业化管理与营运效益;管理目标独立及责任明确(包括目标、责任及效益);向高增长、高价值的业务转型;便于策略性合作。

假如说在重组前,润迅通信给人们的印象还仅仅是通讯领域内一艘不断扩大的“航空母舰”的话,那么重组后,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已经是整整一支“航母舰队”了。照润迅自己的分析与目标来看,改组后的专业公司业务发展“各有其独立的空间”,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们凭借着各自的资源、市场和业务基础,均有望在各自的发展领域内成为首屈一指的“领军企业”。这正是润迅此次重组的预期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润迅此次改组后的形态才真正形成了集团经营的优势:集团总部致力于资本操作、资源分配、提高管理素质、健全报酬制度、完善公司文化及对各专业公司的业务进行管理评审,而各专业公司则在润迅通信建立的良好“小环境”下全力以赴展开市场竞争。

据杨军总经理介绍,此次润迅重组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将于4月1日全面实施。

分享: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