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只是一夜之间,当中国老百姓揉着惺忪的睡眼从梦中醒来时,突然发现自己所熟悉的世界已经被一群群带着“.com”后缀的空降部队所占领……
一位老读者指着一份报纸广告兴奋地对儿子说:“我们要的家俱就在这儿有卖,什么时候一起去看看?”儿子懒洋洋地从电子游戏里抬起头来,扫了一眼广告,“爸,那是网上拍卖,您没看见后边的网址吗?天知道那件家俱在中国的哪个角落呢?”
网站广告:请你来看我一眼
有人预测,中国2000年最大的广告资源将来自互联网,这个预言正在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得到映证。
随手打开一份当天的报纸,人们会发现,以前大出风头的房地产、家电等广告正在被从每一个角落里冒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网站广告所蚕食着。在这些广告中,既有着一掷千金、气吞山河的整牌、半牌形象与招聘广告;又有着种种小巧玲珑的“协办”栏目广告与分类广告。无论是怎样的形式,这些广告总不会忘了在最显眼的地方打上自己带着“.com”标志的网站地址,无声地劝诱着读者:“请到我们网站来看一看吧,您会得到意想的不的惊喜……”
从新闻媒体开始关注互联网行业,到网站广告的大规模出现,其中不过短短数年时间。在这几年里,人们看到互联网企业经历了一个从“无人喝采”到“举世瞩目”,从艰苦维持到股票狂飚的“奇迹”。就象一篇步步推向高潮的惊险小说,互联网时代的传奇故事在2000年来到了激动人心的“大结局”——这次它的主角是普通百姓。
一位互联网企业的经营者是这样说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让不上网的用户也享受到互联网的服务。而这一点,才是‘信息经济’的精髓之所在。”
网站广告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正代表了互联网行业内这种无形的共识:今天有没有上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们知道并了解我。
而另一位多年经营互联网的专业人士说得更加直接:“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宣传过程,那时候我们最大的愿望只是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互联网是什么,它能干些什么。这在可以说这一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可以更加直接地告诉潜在用户:我能为你提供什么服务。换句话说,就是互联网(网站)离真正的赢利阶段越来越近了,在这种时候还想不到要去抢占市场,那是傻瓜!”
而在另一方面,从YAHOO!、亚马逊到ebay的一系列奇迹也令互联网经营者们激动不已,香港盈科数码的成功就是近在眼前的一个例子。如果评选香港去年度的风云人物,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当仁不让。刚满33岁的他经营的盈科数码动力公司借壳上市7个月,市值已由3亿港元暴升至1768亿,成为港股有史以来最大神话。去年12月23日,“盈动”股票成交额达50亿元,也破了港股单日成交额纪录。李泽楷的个人身家也升至482亿元,成为全港第四大富豪。“盈动”的神奇业绩,全因为它是香港科技股的龙头,它旗下的CWV(CyberWorksVenture)专门入股有潜质的互联网公司,干的正是“.com”的活儿。
股市就是未来,“.com”公司这么高的市值,表示大家认定“.com”是21世纪最美好的未来,这就是尽管大家认为“.com”股太多“泡沫”,太多危险,也不愿意将自己手中的“.com”股抛售的原因。
在互联网时代,“品牌”所包涵的价值远远不止于传统经济模式所理解的“市场”、“消费者”或者“信用度”,它更代表着数不胜数的融资可能和数以百倍、千倍计算的股市价值。
“请你来看看我吧。”每一个广告都是一声情真意切的召唤、一个美不胜收的梦想……
电子商务:谁跟谁在做生意?
1月22日,中国大陆开通最早、访问人数最多的专业竞价交易平台雅宝竞价交易网在深圳市科学馆召开了第一次深圳用户见面会。
1999年6月16日正式开通的雅宝竞价交易网至今浏览人数已突破400万,日访问量超过8万人,在线交易物品约50000余件,并与部份著名IT产商、网络门户站点、大型传统拍卖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雅宝的董事长苏启强在中国IT界可以说得上是个传奇人物,他在与王文京共同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财务软件公司——用友后,又于1994年创办了软件业内赫赫有名的连邦软件公司、并投资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拍卖网站8848.net。1999年8月,注资北京Yabuy中文拍卖网站,并出任该公司董事长。Yabuy的成功,使得1999年的中国网上拍卖热骤然升温。
就是这个苏启强,在1999年11月9日雅宝重组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互联网商务作出通俗有趣而又清晰深刻的解释: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商务模式或者商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相辅相成,活跃而高效的商务活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
历史上,大概存在过这么几种类型的商务模式:(注:C代表顾客、B代表企业和商业机构)
C-C:最早是个人对个人的物物交换。在那时候,如果想吃肉,得从鸡窝里掏出几个旦来,找到想吃旦又有肉的人,跟他换了,不方便;后来,人们发明货币,有了用于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以后就方便多了。C-C模式,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商业形态。
B-C(C-C,C-B):后来出现收集产品再将其卖出去的专业户,出现了专做工具、衣料等的作坊;也有了皮货店、杂货店等这样的专业中间商。(这个我小时候经历过,曾拿出几个鸡旦,在镇上供销社换个八毛一块钱,然后到对面书店买本小说什么的看看。而供销社是不吃鸡蛋的,当然它也不会吃,它要把鸡蛋卖给别人,得到其中的差价)。随着社会的进步,商业(商务)逐渐的发达起来,并且愈来愈多样化。
B-B、B-C:工业文明兴起后,与大规模的生产相对应的是,大规模的发达的商业,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等批发商,大型百货店、大型的超市、巨大的连锁店等零售商,组成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发达的商业画卷。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和商务活动,使物质文明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发达而高效的商业是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们突然发现,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所有交易模式都在互联网商务里得到了全新的展示——如果说亚马逊、8848展现的还是工业社会发展起来的B—B的模式的话,那么后来取得更大成功的ebay、Yabuy就是典型的早期C—C模式了。正是由于互联网打破了空间的阻碍,而令得传统商业模式获得了更有价值的“新生”。
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一天我们在互联网上甚至都不需要知道卖商品给我的究竟是沃尔玛还是内地的某位农民,而商业银行、交易网站和新型的信用机构一起承担起商品交易中的信用担保责任——哪怕卖东西给我的是一只小狗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以及相应的质量保证)。
在今天,这也许还只能称之为一种“梦想”,然而,已经有不止一位IT业专业人士向记者信誓旦旦地保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将超过我们每一个人最大胆的设想。
事实也正是如此,就在人们还在为中国电子商务是否可行而争论不休时,雅宝已经不声不响地在网上卖出了第一台汽车:1999年9月15日chinabyte新闻报道,一辆二手丰田佳美车以35.5万元、高于报价2.5万元的价格在Yabuy拍卖站点成交。
“假如有一天我从梦中醒来,发现我的电脑‘自作主张’为我订购了另一台电脑‘伙伴’的话,我一点儿也不会感到奇怪。”一位记者带着不无夸张的口气这样说道。
2000:企业上网年
就在不久前,传统企业们还在“不屑一顾”地看着互联网上种种热火朝天的“小玩闹”,然而很快它们就发现,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已经变成了一个飞快地追赶着准备吞噬一切的“庞然大物”了。
一篇报道这样写道:“对比是残酷的。一度被看作中国国民经济象征的首钢,1999年9月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在5元人民币左右,总市值11.1多个亿人民币,刚刚成立不久的china.com,1999年7月在美国Nasdaq上市,股价85美元左右,总市值超过36亿美元,是首钢的3倍。首钢拥有10万员工,china.com有员工100多人;首钢是国家投巨资兴建的特大型企业,china.com所拥有资产中价值最高的是china.com、hongkong.com、taiwan.com等几个域名。比特的分量重过了钢铁。
对比是残酷的。china.com36亿美元的市值让人不能不联想到中国计算机产业公认的“老大”联想在香港股市40亿美元左右的市值。前些天在中国进入WTO迈出关键性步伐的带动下,china.com股票价格一度冲到每股125美元,总市值超过联想。”
1998年年底,AOL收购了互联网上的神话——Netscape。一年之后,AOL于2000年1月10日并购了世界上最大的媒体集团——时代-华纳。这里有一些非常奇怪的对比数据,从实物经济出发:时代-华纳的营业额是AOL的4.5倍,总资产是AOL的7.45倍,盈利能力比AOL高56%,商誉更是AOL的36.6倍。而在资本市场上,AOL的市值却是时代-华纳的两倍,最终收购后的新公司,AOL占有55%股份,时代-华纳占45%。
面对着这赤裸裸的残酷现实,传统企业们即使再不服气,也只能一边在心里暗自嘀咕,一边振臂高呼:“我们也是互联网企业!”因为有名人名言为证,多少年后,“世界上将不会有互联网企业存在,因为那时所有的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企业。”
2000年1月19日,由中国万网倡议,国内37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企业上网服务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企业信息化论坛在北京嘉里中心隆重举行,2000年众望所归地成为中国的“企业上网年”。
在为中国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觉醒而高兴的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传统企业要向互联网转型,还有着漫长的路要走,有着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某家大型医药企业打算建立一个网上医药的专门网站,据说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招聘了数以百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与国外大型计算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一位互联网专业人士却对这一切嗤之以鼻。
“我去了解了一下,他们很骄傲地告诉我‘只要’一年时间,就能推出来。假如我要做的话,20个人一个月就足够了。一年以后他们会发现,根本无法与我发展了一年的站点竞争。”
传统企业需要摆脱的一个最大幻想,就是“只要”把我的实力与规模摆到网上,就能“不战而胜”。假如说上面的故事还仅仅是一种“说法”的话,那么时代—华纳的经历足以证明这一“说法”的现实性。
“时代-华纳决定利用自己强大的资源和影响力来建立一个超级的门户站点。它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拥有1.2亿读者的杂志群,这群杂志包括《时代周刊》、《人物》、《体育画刊》、《财富》、《娱乐周刊》、《Money》等。时代-华纳天真地认为只要将这些资源统一在一个网站上使用,就可以建立一个超级的门户站点,1.2亿读者马上就可以成为这个新门户的潜在用户,那么像Yahoo!这样的“猴子”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按照这样的思路,时代-华纳做了一个叫Pathfinder.com的网站,出版的杂志内容都被集成到该网站之中,就像预先设想的一样,该网站成了一个门户。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像一开始描述的那样完美。首先,用户数不仅没有时代-华纳想像的那么多,而且是远远地少于预测的数值;其次,Pathfinder.com成为一个空门,绝大部分的用户都直接去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站点,Pathfinder.com形同虚设,他们过Pathfinder.com而不入。到1999年年中,时代-华纳终于放弃了Pathfinder.com,用一年的时间上演了一场幽默剧,而自己是其中的丑角!
时代-华纳所犯的错误,是传统媒体走向互联网过程必犯的错误之一。除了时代-华纳之外,News、NBC、Disney等大牌媒体都犯过类似的错误,有些媒体至今还在继续犯这样的错误。”(丁乙:后互联网时代的游戏规则)
假如连以“传播”为已任的媒体都会一再犯下类似的愚蠢错误的话,我们的企业是否需要好好想一想?
尘埃落定:谁来“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不久前,新浪网总裁王志东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中国境内的网络行业存在很大的泡沫,他预期,未来一到两年内将有一半的网络公司死掉,当中有的血本无归,有的则必须进行重组。
不少互联网专业人士的看法与王志东不谋而合。雅宝竞价交易网合作总监赵文源认为,网络发展实在太快,今年年底大概(互联网企业的成败)就会有分晓。“因为网络发展需要的资金太大,你能够撑得了一时,但撑不了很久。在一段时间后,会有一批公司很好,会上市;也会有一批公司会被淘汰。”
面对这一情形,赵文源表示,雅宝目前最关键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争取上市;二是让用户得到更大的实惠。这样,在3—5年内,企业就可以达到自身的盈利目的。
“目前我们现在是处于扩展规模和规范网上行为的时候。重点就在于核实和更正网上用户资料,建立一个较高的网上信用。
为此我们付出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现在很多人在网上不以真名注册,假如用户资料都是虚假的话,对网上交易是非常不利的。为了保证交易用户的真实与准确性,有时我们的工作人员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甚至跑到另一个城市,只为了见用户一面,以确保用户资料的真实与准确。”
在谈到雅宝的定位时,赵文源套用了一个电视里常常出现的说法:“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正代表着互联网商务由“概念”走向实实在在的“服务”。也带表着“后互联网时代”企业注意力的转移——当“融资”与“上市”风潮过去之后,互联网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普普通通的消费者,这是一个从“收买注意力”到“服务个人”的转向。
与国内许多“炙手可热”的“网络名星”相比,“看世界”这家网站显得“默默无闻”。1999年7月,中国第一家中文翻译网站——“看世界”(www.readworld.com)第一次推出。2000年1月20日,赛博投资有限公司与“看世界”的开发者,海南桑夏环球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同,赛博投资有限公司注资500万美元,占60%股份。
当记者问及“看世界”的宣传计划时,市场总监张银生这样回答:“‘看世界’从七月份推出到今天,没有打一个广告,也没有做一项促销活动。我们所有的力量都花在网站建设的技术和服务方面了。”
当谈到“看世界”的发展时,张银生说:“首先,我们提供的并不是一个网站,而是一项服务,那就是翻译;其次,网站可能能火一段时间,而翻译则是一件可以做上一百年的事业,这就是我们的理念;第三,‘看世界’虽然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好的翻译网站,但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所想得最多的,就是怎样把服务做得更好。”
从头到尾,张总监没有提到过网站发展的“辉煌前景”,没有谈到如今许多网站每言必称的“上市”、“融资”等等概念,就连网站发展的“标准”——访问人数,也简简单单一言带过:“Page view(页面访问量)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从头到尾,他所强调的只有一个概念:要把服务做好。
一年,还有一年。
当“网络神话”的传奇讲完之后,即将上演的将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