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集团上市存变数“煤变油”项目可能剔除

上市公司
第一财经日报/ 2005 年/ 02 月/ 01 日/ 第B08 版/

本报记者黄河

据消息人士透露,此前获准在上海、香港两地上市的中国最大煤炭开采企业神华集团,将把目前亏损的“煤变油”项目剔除拟上市资产,以吸引投资者认购新股。

当记者就此消息与神华集团新闻发言人罗先生进行核实时,他表示公司从未对外正式发布过相关消息,“即使有这方面的说法,也只能是一种猜测。”

而招商证券的煤炭业分析员王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假如消息是真实的话,那绝对是个利好!”王野认为,从上市公司的角度而言,煤变油项目的投资风险极大,目前只有德国和南非有较成熟的技术,但由于技术转让费用高昂,如果引入转让技术,同样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对于一个新上市的企业来说,不确定的东西越少越好。如果煤炭液化技术真的很有前途,那么上市公司大可以等项目培养好了再进行收购,相信投资者也会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溢价。”

王野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衡量能源类股票价值的标准不是概念,而是市盈率。“现在能够抗跌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看能不能涨的问题。”

但当记者问及这一技术的投资收益和发展前景时,该人士并未明确回答,只强调就技术而言,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正常项目了。

而在此前,神华集团曾于今年1 月12 日披露,由于直接液化的关键技术得以突破,神华集团计划将原先规划的1000 万吨“煤变油”项目规模提高到3000 万吨甚至更高的生产规模。

同时据媒体报道,中国目前正在兴建和拟建设的“煤变油”项目已达1600 万吨,计划投入的资金额高达150 亿美元。

就在这样的投资热潮之中,对于“煤变油”的质疑之声也从未间断。而质疑的焦点恰恰是对于上市公司最为敏感的成本与风险问题。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东的计算,仅从设备而言,生产1 万吨“煤化油”就需要1 亿元的投资,而沿海炼油厂扩建的投入产出比每1 万吨的投入是1000 万元。相比之下煤炭液化投资过巨,没有利润可言。

同时据煤炭业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煤炭的市场价已经达到500 元/ 吨以上,而而有关企业在启动“煤变油”项目的时候,可行性方案中的效益一项是按照煤炭90 元/ 吨来计算的。

“以目前的市场煤‘变’出来的油,是否有竞争力值得怀疑。”该人士这样表示。

事实上,国家在“十五”规划中明确要在陕西神东(即神华项目) 、云南先锋、黑龙江依兰建设3 个“示范性的国家煤变油项目”,至今仅有“神华项目”被批准开工。据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不排除国家对成本的考虑。

据熟知先锋煤变油项目的人士介绍,云南省政府曾责令省内8 家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每家出资10 亿元,以推进项目尽快落实,但出于对投资风险的考虑,目前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出资。

“国内企业尚且如此,你要不了解情况的海外投资者来为项目埋单,怎么可能呢?”香港某基金的一位执行董事坦率地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据悉,神华集团在煤变油项目上的总投资额将高达540 亿元人民币,剔除这一项目后,神华集团的目标筹资额将在30 亿美元左右,最多可能达到神华旗下最大的煤矿、铁路和海运资产及电厂股权的30 %。

另据报道,神华集团已经计划在2005 年完成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的详细工程设计、承包商主要设备订货、大部分土建施工、部分设备安装等工作。

按照规划,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将在2007 年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年用煤970 万吨,生产各种油品320 万吨。到2010 年,该项目产量提升到每年500 万吨;到2015 年,产量增加到1500 万吨;2020 年,产量达到2000 万吨。

分享: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