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默生的并购雄心——艾默生大中华区总裁任锦汉专访

任锦汉:先后于香港大学及美国芝加哥大学取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6年加入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现为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亚太区总部大中华区总裁暨艾默生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香港科技园董事、香港美国商会副总裁、香港大学华人管理中心的商界顾问,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证券期货》(以下简称“中”):从公司的资料我们知道艾默生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1992年便正式进入中国投资,能否介绍一下艾默生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任锦汉(以下简称“任”):艾默生最早进入中国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产品的技术转让方式,那时中国国内的政策环境还不象现在这样开放,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除了技术转让外几乎没有别的途径可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研究其他方式的合作可能,从80年代后期开始,艾默生总公司的一些高层开始前往中国考察和参观,主要就在于了解其他国外公司在进入中国时的一些做法。1987年,艾默生电气的副董事长前往深圳了解情况,那时已经有不少日本和香港的企业在这里投资设厂,艾默生对中国的投资也由此提上了总公司的议事日程。

由于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等因素了解不多,公司内部对于是否在中国投资也曾有过争议。直到1992年公司董事长亲自决定,应该先通过投资来了解更多的情况,才在深圳宝安区投资创办了艾默生在中国的第一家出口加工厂,利用宝安的厂房和人力资源,生产出口产品。因为不熟悉国内市场的情况,当时的产品100%出口,投资额也不大,不到1000万美元。

尽管当时由于不了解国内的环境以及某些政策上与国外的差异,吃了不少苦,也有很多教训,但在后来艾默生继续发展国内的投资和业务时,这些早期的经验就显得十分有用了。

中:在艾默生1992年投资中国的时候,有没有一个清晰的未来发展规划?10年后的今天情况有什么变化?

任:在最初投资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什么长时间的投资计划,一切都是边做边学:一个项目做好了,就在其他项目里学习它成功的模式;一个地方投资成功,也就带动国内其他地方的投资。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进。

而在10年后的今天,中国无论是在市场开放程度、政策透明度还是经济环境上都比十年前有了很大改善,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市场正在慢慢打开,对于投资者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我们1992年到深圳投资时,我每次到深圳处理公务都会担心能否及时回到香港,因为当时深圳的基础建设、道路状况和深港衔接方面都还有待完善。一旦遇上暴雨,道路被淹,一两天回不了香港是很正常的,而现在我们在苏州、上海、北京等地都开设了工厂,我常常坐飞机往来,甚至是早机出发,当晚回港,十分方便,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当然,与西方的市场经济体系相比,中国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也还有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对我们来说,这也证明了我们10年前开始进行投资是对的,如果没有那时候的投资,和10年来的培育,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在中国市场上的经验与市场基础,而这将使我们在中国未来的市场开放过程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中:与在中国组建一个同类公司相比,收购安圣电气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任:我可以从艾默生在全球发展的角度,谈谈收购与自己投资创建一个企业的不同。

首先,自己创办企业有它的好处,比如在产品和技术上的独立,可以通过自主设计达到满意的目标,良好的培训机制与更具认同感的公司文化等等;

但与收购相比,自建企业也有它不利的地方,一是在产品和市场开发上所需的周期较长,在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市场竞争中容易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可变因素较多,尤其是在早期,必须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少困难;在这方面,收购企业有它的优势,因为被收购的目标企业均有一段成长和营利的时间,企业的发展有公开资料与数据可供判断,而且在完成并购后,企业可以很快参与市场竞争,成功的机会较大。

当然,在企业并购方面也有着自己的难处,比如企业文化的融合,新管理模式的建立等等,在这方面艾默生已有多年经验,能够很好地处理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这些难题。

中:我们看到艾默生近年来开始加大在网络能源系统方面的投资,并通过一系列收购建立起全球领先的网络电源公司,请谈谈公司在这一领域发展的思路。

任:艾默生在能源系统的开发上其实有着长久的历史,早在五六十年代以IBM为代表的大型商业计算机在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时,艾默生就在为这些大型机提供着强大的能源支持,现在艾默生网络能源里的力博特(Liebert)就是当时业内的领先供应商。

70年代以来,随着个人电脑的出现,大型计算机的市场不断萎缩,也直接影响到了艾默生在电源方面的业务。后来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出现,通讯市场急剧扩大,艾默生发现自己过去在为大型计算机提供电源服务方面的技术与经验,只要加以适当改造,就能够为这一新的市场服务,由此开始关注并加大了在网络能源方面的投资。

在过去几年里,包括网络能源在内的电子与电信领域为艾默生提供的销售贡献率约为23%—24%,当然今年情况与前些年有些分别,因为电信市场本身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们仍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相信随着经济环境的恢复,电信行业的增长幅度也会有所回升。

从全球市场上看,目前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但中国也有中国的问题,比如最近开始的电信重组,就涉及到很多变数,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比较清晰地判断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艾默生未来在国内的投资方式会不会发生变化?怎样看待国内并购市场出现的变化?

任:对艾默生来说,去年对安圣的收购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通过这次并购我们学习和了解了国内并购与国外的差别在哪里。艾默生在全球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把并购作为一个重要途径。在中国由于以前政策环境的限制,在收购安圣之前只能通过独资或合资来发展。有了此次并购的经验,我相信在未来假如有适合的企业,我们会十分乐意进行新的收购。

从我们在国际并购市场上的经验来看,随着更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国内并购市场上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对于一家被收购的目标公司来说,如果它的条件和潜力都很优秀,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对它产生兴趣,这样就会出现并购中的竞争对手——这种情况一定会出现,而这种竞争无论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提升企业的价值与竞争力,应该都是有利的。 

分享: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