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斋
书评讨论
在读的书
抄书笔记
《经济解释》
后院读书
已读的书
作坊
文学作品
小说素材
新闻与经济
评论随笔
诗歌
分享的阳光(诗集)
新诗集
新闻报道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证券期货》
《凤凰周刊》
《南方周末》
2005年报道目录
2006年报道目录
2007年报道目录
2008年报道目录
2009年报道目录
2010年报道目录
2011年报道目录
2012年报道目录
2013年报道目录
2014年报道目录
2015年报道目录
2016年报道目录
2017年报道目录
2018年报道目录
《深圳周刊》
《第一财经日报》
太极堂
太极与养生
内院
家人圈
朋友圈
锴魔圈
学拳手记
参考文章
门内传承
X
27 7 月, 2006
2006年报道目录
国企贱卖:有没有衡量的尺子?
2006年7月27日
南方周末 2006-07-27 主持:本报记者 黄河 编者按:刚刚被证监会处罚的顾雏军,却因科龙电器的股权转让而“赚”了一笔———这是否能看作因为当初“低估”了科龙电器的价值而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 凯雷收购徐工被搁置,是否真的因为“贱卖”了国有资产?而双汇集团成功转让给外资集团,是否就意味着国有资产获得了“有效增值”?...
查看
No posts found
Search
搜索
近期文章
朱天才门下
被绑架的中国经济
初学感受
前期体会
陈家沟纪行
归档
2023 年 10 月
2023 年 9 月
2020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
2017 年 10 月
2017 年 9 月
2017 年 8 月
2017 年 6 月
2017 年 5 月
2017 年 4 月
2017 年 3 月
2017 年 2 月
2017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016 年 11 月
2016 年 9 月
2016 年 7 月
2016 年 6 月
2016 年 5 月
2016 年 4 月
2016 年 3 月
2016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
2015 年 11 月
2015 年 10 月
2015 年 9 月
2015 年 7 月
2015 年 6 月
2015 年 4 月
2015 年 3 月
2015 年 2 月
2015 年 1 月
2014 年 10 月
2014 年 9 月
2014 年 8 月
2014 年 7 月
2014 年 6 月
2014 年 4 月
2014 年 3 月
2014 年 2 月
2014 年 1 月
2013 年 10 月
2013 年 9 月
2013 年 8 月
2013 年 7 月
2013 年 3 月
2013 年 1 月
2012 年 9 月
2012 年 8 月
2012 年 7 月
2012 年 6 月
2012 年 5 月
2012 年 3 月
2012 年 2 月
2012 年 1 月
2011 年 12 月
2011 年 11 月
2011 年 10 月
2011 年 8 月
2011 年 7 月
2011 年 6 月
2011 年 5 月
2011 年 4 月
2011 年 3 月
2011 年 2 月
2011 年 1 月
2010 年 12 月
2010 年 11 月
2010 年 10 月
2010 年 8 月
2010 年 7 月
2010 年 6 月
2010 年 5 月
2010 年 4 月
2010 年 3 月
2010 年 2 月
2010 年 1 月
2009 年 12 月
2009 年 10 月
2009 年 9 月
2009 年 8 月
2009 年 6 月
2009 年 5 月
2009 年 4 月
2009 年 1 月
2008 年 12 月
2008 年 11 月
2008 年 9 月
2008 年 8 月
2008 年 7 月
2008 年 4 月
2008 年 3 月
2008 年 2 月
2008 年 1 月
2007 年 12 月
2007 年 11 月
2007 年 8 月
2007 年 6 月
2007 年 5 月
2007 年 4 月
2007 年 3 月
2007 年 1 月
2006 年 9 月
2006 年 8 月
2006 年 7 月
2006 年 6 月
2006 年 5 月
2006 年 4 月
2006 年 3 月
2006 年 2 月
2006 年 1 月
2005 年 11 月
2005 年 10 月
2005 年 9 月
2005 年 8 月
2005 年 7 月
2005 年 6 月
2005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