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斋
书评讨论
在读的书
抄书笔记
《经济解释》
后院读书
已读的书
作坊
文学作品
小说素材
新闻与经济
评论随笔
诗歌
分享的阳光(诗集)
新诗集
新闻报道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证券期货》
《凤凰周刊》
《南方周末》
2005年报道目录
2006年报道目录
2007年报道目录
2008年报道目录
2009年报道目录
2010年报道目录
2011年报道目录
2012年报道目录
2013年报道目录
2014年报道目录
2015年报道目录
2016年报道目录
2017年报道目录
2018年报道目录
《深圳周刊》
《第一财经日报》
太极堂
太极与养生
内院
家人圈
朋友圈
锴魔圈
学拳手记
参考文章
门内传承
X
23 12 月, 2011
《南方周末》
2011年报道目录
快速城市化反思:放下权力和知识的傲慢
2011年12月23日
【转型探照灯】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11-12-23 (发表稿) 2011年12月18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上,龙应台女士讲述了香港和台湾城市变迁中的“一个半故事”:随着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大陆的溃败,香港的调景岭和台北的宝藏岩成为了战后老兵们的聚居地。而在不同的历史场景之下,原本均为一片荒山的调景岭,最终成为高楼林立的现代“屋村”;而台北宝藏岩则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多年干预和努力下,从原本规划中的公园用地,转型为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社区。...
查看
No posts found
Search
搜索
近期文章
朱天才门下
被绑架的中国经济
初学感受
前期体会
陈家沟纪行
归档
2023 年 10 月
2023 年 9 月
2020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
2017 年 10 月
2017 年 9 月
2017 年 8 月
2017 年 6 月
2017 年 5 月
2017 年 4 月
2017 年 3 月
2017 年 2 月
2017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016 年 11 月
2016 年 9 月
2016 年 7 月
2016 年 6 月
2016 年 5 月
2016 年 4 月
2016 年 3 月
2016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
2015 年 11 月
2015 年 10 月
2015 年 9 月
2015 年 7 月
2015 年 6 月
2015 年 4 月
2015 年 3 月
2015 年 2 月
2015 年 1 月
2014 年 10 月
2014 年 9 月
2014 年 8 月
2014 年 7 月
2014 年 6 月
2014 年 4 月
2014 年 3 月
2014 年 2 月
2014 年 1 月
2013 年 10 月
2013 年 9 月
2013 年 8 月
2013 年 7 月
2013 年 3 月
2013 年 1 月
2012 年 9 月
2012 年 8 月
2012 年 7 月
2012 年 6 月
2012 年 5 月
2012 年 3 月
2012 年 2 月
2012 年 1 月
2011 年 12 月
2011 年 11 月
2011 年 10 月
2011 年 8 月
2011 年 7 月
2011 年 6 月
2011 年 5 月
2011 年 4 月
2011 年 3 月
2011 年 2 月
2011 年 1 月
2010 年 12 月
2010 年 11 月
2010 年 10 月
2010 年 8 月
2010 年 7 月
2010 年 6 月
2010 年 5 月
2010 年 4 月
2010 年 3 月
2010 年 2 月
2010 年 1 月
2009 年 12 月
2009 年 10 月
2009 年 9 月
2009 年 8 月
2009 年 6 月
2009 年 5 月
2009 年 4 月
2009 年 1 月
2008 年 12 月
2008 年 11 月
2008 年 9 月
2008 年 8 月
2008 年 7 月
2008 年 4 月
2008 年 3 月
2008 年 2 月
2008 年 1 月
2007 年 12 月
2007 年 11 月
2007 年 8 月
2007 年 6 月
2007 年 5 月
2007 年 4 月
2007 年 3 月
2007 年 1 月
2006 年 9 月
2006 年 8 月
2006 年 7 月
2006 年 6 月
2006 年 5 月
2006 年 4 月
2006 年 3 月
2006 年 2 月
2006 年 1 月
2005 年 11 月
2005 年 10 月
2005 年 9 月
2005 年 8 月
2005 年 7 月
2005 年 6 月
2005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