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一天

(未发稿)

特约撰稿 陈瑶

“人家都说深圳是特区,到处淌金流银,但我们心里的苦都不好意思跟人说。”20年前跟着姐姐来深圳打工的罗云仙跟黄有品认识的时候,家里人还觉得她今后“有福气”,遇见这么一个脾气好,又有“国家工作”的男人。

20年后,只有在姐姐和姐夫来看他们时,才能带一点肉让他们全家开开荤。而姐姐和姐夫自己的情况也并不比他们好多少。

为了真实了解三家人的生活状况,记者花了三天时间“贴身跟踪”他们的生活起居。以下是采访笔记中典型的一天:

早上:找工作

每天的劳动局之行,是罗姐一家的“例行工作”。为了节省两元钱的车费,他们到哪儿都是走着去的,再远些就骑自行车。

罗冰冰也要去一家市场调查公司面试,我提出想一起去时,她笑着婉拒了。罗姐说她怕同学知道家里情况,过去这些年她从来没有带同学回家来玩过。

两个小时的寻找,没有发现任何适合他们的工作。现在什么工作都要考证,象他们这样既没有证,年纪又大,在人才市场里已经被彻底“边缘化”了。

回家的路上顺便买了菜,在一个很脏的菜场,罗姐花1.5元买了一把青菜,0.2元买了把葱;还在一家小店买了2.00元的鸡蛋——都是碰破的,价格便宜一半。

中午:吃饭,看电视

家里居然有部空调,罗姐说是女儿中考时老师要求装的,装了以后一共只开过三次。电风扇也只在吃饭时和睡觉前各开一个小时。

冰冰因为面试,在外面吃饭。午饭是蛋炒饭和青菜,青菜是因为我来特地做的,平时他们就吃炒饭。

吃完饭黄叔去散步,我和罗姐在家看电视。没想到37岁的罗姐居然跟我一样喜欢看韩剧,她说喜欢看韩剧里的人“都很漂亮、干净的样子”。如果可以选择,我想她一定宁愿永远看着这样的电视剧,再也不回到现实中来吧。

下午:面试

社区居委会为罗姐介绍了一份工作,让下午4点左右去面试。因为路比较远,她骑着自行车带我过去。

面试的地方是一个商业中心,两年多没买过衣服的罗姐告诉我,来这里吹吹冷气都是一种奢侈。面试过程很简单,就是问问罗姐的情况并介绍公司制度。罗姐的介绍让老板非常吃惊,“在深圳落户20多年,居然没有自己的房子?”

来的路上罗姐一直在跟我嘀咕“等会儿我要说我是高中毕业的”,但到了真填表的时候,罗姐还是清清楚楚地写下了“初中毕业”。

对方让我们等通知,但罗姐自己觉得希望不大,“做销售嘛,他们肯定是要年轻的。”但就是这一丝希望已经让罗姐兴奋了许久。

晚上:看电视,吃晚饭

下午六点半左右,罗姐在看一个名叫《因为有了爱》的节目时,忍不住又给老家的父亲打了个电话,罗姐在电话里不停地说,“没事,不用担心……别哭了。”挂了电话,罗姐说老人家想让他们一家回去。

“那你回去吗?”“当然不回,回去能做什么?还不如老家的亲戚。”说道这里,一直在电话里安慰父亲的罗姐突然转过头去,流下了眼泪。

罗姐说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来了深圳,做了深圳人。

晚饭(青椒肉丝,西红柿鸡蛋汤,炒豆角,除了鸡蛋之外,都是前几天老乡送的菜)过后,罗姐和黄叔一起送我去车站。坐上车,看了看表,八点整。

今日支出:青菜1.5元;葱0.20元;鸡蛋2元,罗冰冰午餐费8元。去面试的路上,罗姐给我买了两瓶矿泉水,一共4元。

分享: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