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首次发行询价制度即将推出

证券市场
第一财经日报/ 2004 年/ 12 月/ 10 日/ 第B05 版/

本报记者黄河  匡庐  黄带娣

12 月9 日深圳举行的“中国证券基金投资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证券市场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公司首次发行询价制度已经研究成熟,即将正式推出。”尚福林表示,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意义非常。

对于尚福林主席的此次表态,市场机构普遍表示欢迎,嘉实基金公司产品管理部总监王永宏表示,很乐意看到这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政策出台。

他认为,新的询价制度在未来将从两方面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对上市公司形成压力,只有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才能获得较高的发行价格;对承销券商也形成压力,券商要选择客户,强调客户质量,否则自己就会声誉、利益受损。

这一制度同时也将对市场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传统一级市场无风险,往往聚集了上千亿资金来打新股;询价制度出台后,首日涨幅就会受限,就会将一级市场大量资金解放出来,流转到它该去的地方。”王永宏说。

华安基金公司研发部总经理助理李诗林认为,由市场来决定股票商品价格,是一种国际通行做法。询价制度推出后,股票定价将进一步市场化,在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背景下,市场可望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海通证券公司总裁助理金晓斌博士则认为, IPO 询价制度是中国证券市场走上市场化、国际化的具体载体,也是对投资者保护和尊重投资者意愿的具体表现,同时也会使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回归到合理的区间。

市场人士分析,尚福林主席的此番讲话表明,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新股发行有望在年底前启动。

市场反应方面,由于沪指在“十·一”之后迅速滑落,加上10 月28 日央行宣布加息,市场走势一度低迷,这也使得有关方面在推出新发行制度时更为谨慎。从当日股市走势来看,市场对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讲话反应乐观,沪指于1326 点开盘后,一度高探1352 点,同时盘面出现明显增量,沪指A 股全天成交82. 75 亿元,比前日增长35. 65 % ,显示有增量资金入场。

“目前的状况下,尚主席的讲话可能会成为打破市场僵局的冲击波,”香港某基金执行董事邹先生表示,未来两周他将高度关注内地市场走势。

此前中国证监会已于8 月31 日推出《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同时停止安排新股上市。市场曾预期新股将于10 月底恢复发行,新股发行询价制度草案也已在9 月份提交到了国务院法制办,但由于询价制度方案还未获国务院批准,因此新股发行迟迟未能启动。

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过会”,等待首发A股的公司共有43 家。

第一证券投行部刘先生认为,从长期而言,询价制度对市场是有利的,但从短期而言,“新制度对现在已过会还没发行股票的企业是一种潜在的损失。”

据刘先生解释,由于过去规定了发行市盈率在20 倍以内,因此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时定价普遍较高,但实行新制度后,股票价格由市场和上市公司质量决定,很难再达到过去的融资比例了。刘先生同时认为,这一制度对券商而言,短期内同样是一种风险。

“因为整体上券商的承销收入会减少;券商的承销风险会加大。因此券商一定要注意定价水平合理,得到市场认可后的股票才会好卖。”按照《通知》有关规定,新政策出台后,准备首发的公司要经过重新计算每股收益、保荐机构将按新规定编制定价估值报告,及招股说明书刊登前,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将向询价对象提供定价估值报告,并在征求询价对象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发行价格区间等环节。

分享: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