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第一财经日报/ 2005 年/ 03 月/ 18 日/ 第B08 版/
本报记者黄河 李晶
在2004 年创下1029 亿元盈利纪录、取得公司上市以来最好业绩水平之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0857. HK,下称“中石油”)再度把战略目标放到了海外优质资产收购上。
3 月15 日,公司董事长陈耕在公司业绩会上透露,中石油正与母公司中石油集团商讨共同发展海外业务计划。
陈耕表示,会考虑不同方案与母公司合作发展海外业务,当中包括以现金或资产置换的方式进行,但具体方式及资产规模目前未有定案,但期望不久将来会有结果。他又称,海外业
务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后会继续以慎重的方针去发展,并会继续以上游业务为主营业务去带动下游业务的发展。
而在此前雷曼兄弟银行最新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石油可能最多斥资25 亿美元(约合195 亿港元) ,从母公司中石油集团收购关键的海外资产,以便集团集中资源在海外进行收购。
雷曼兄弟分析师Han – PinHis 表示,中石油对母公司海外上游资产的收购,将对中石油的盈利起到推动作用。并预计如果收购发生在2005 年, 将把中石油的年权益产量提高约11 % ,营业收入将增加约8 %。
原油生产增长缓慢 资产并购刻不容缓
神光金融研究所行业研究员李金龙表示,中石油对母公司海外资产的收购,除却可以消除集团与股份公司在海外相互竞争局面外,其根本意图在于为上市公司停滞不前的原油产量带来更大上升空间。
中石油最新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04 年中石油在石油加工、运输及零售等下游产业方面增势强劲,其中原油加工同比增长12. 3 % ,煤、汽、柴油零售总量达3018 万吨,比上年提高35. 3 % ,石油天然气与管道业务经营利润则比去年增长31. 9 % ,达到25. 35 亿元。
但与此同时,中石油在原油生产方面却则进入平缓期,全年完成原油产量比上年增长0.5 %。在2003 年度,中石油营业额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4 %和48 %的情况下,原油产量也仅增长了不足0. 7 %。
基于美国和中国2005 年经济增长依然强劲的预期,2005 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攀升至去年的最高点,前两个月纽约原油期货的均价比2004 年全年均价高出近6 美元。国际能源机构( IEA) 2 月底以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两次上调了对2005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的预测,可以说2005 年上半年的原油价格继续保持高位已几成定局。
与母公司海外拓展存巨大落差
此前,对于中石油集团内部来说,国内石油企业的海外拓展主要依赖中石油集团来进行,作为其上市子公司的中石油在其中并未起到重要作用。曾以2. 16 亿美元购入印尼戴文能源集团在印尼的油田和天然气田资产,是中石油在海外迄今为止唯一有影响的合资项目,但到目前为止,这块油田在中石油总的原油产量中的贡献率还不足10 %。而与之相比,中石油集团在海外资源拓展上却是成就显著。
申银万国研究所资深行业研究员黄美龙表示,从中国石油企业目前的海外并购来看,都是集团率先走出去,待并购的资产成熟之后再重新注入到上市公司中,这是一个通例。“而对于中石油来说,不仅中石油集团海外资产众多且大多非常成熟,中石油并购从内开始无疑是最佳选择。”
并购进程与A 股发行若隐若现
业界人士认为,中石油在收购其母公司的优势资产后,不仅可以加强公司在海外扩张的实力和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同时也有利于母公司做大主业,避免业绩的下降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但并购进程与A 股发行进程联系紧密。
黄美龙表示,谈到海外收购必然要与A 股发行联系在一起。“此前,由于H 股的价格相对较低,再融资比例相对有限,所以A 股发行对其来说异常重要。但经过H 股的连创新高,这就导致A 股发行的进程更加扑朔迷离。”
除了A 股发行融资这一出路之外,中石油已经开始寻求其他路径来解决收购资金问题。
3 月11 日,中石油集团向中外银行发布的境外资金管理项目招标书,公开招聘专业银行管理其所有海外业务所涉及的资金。据银行业人士分析,中石油集团此举,一方面是国际性公司提高境外资金运作效率的普遍方式;另一方面,也是为中石油未来收购母公司境外资产做好准备。
此前,中石油对母公司海外资产的一项收购计划就曾因国外投资人的反对而被迫放弃。
中石油的有关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虽然董事长对外界透露了与母公司合作发展海外业务的想法,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操作时间表。而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蒋洁敏在业绩推介会表示,深受外界关注的A 股发行工作目前仍在认真研究阶段,未有具体发行计划。
如此看来,中石油距离如其所愿把集团海外资产真正收入囊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