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河
2003年6月2日,嘉实理财通系列基金正式发行,6月5日,华宝宝康系列基金正式发行。这是继招商安泰系列基金发行以来,第五支和第六支获准发行的系列基金。事实上,近期发行的基金中,除南方避险增值基金外,其余均是系列基金,在嘉实之后,国泰、融通、长盛等基金管理公司也将发行系列基金,据统计,目前待批的证券投资基金中有八成是系列基金,而个别已经申报发行独立基金的公司,也有意改报系列基金。
短短半年时间里,这股系列基金的“热浪”不但让基金管理公司在营销和管理竞争上进入白热化,也为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与机会。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如何在众多风格各异的基金品种中挑选符合自己要求的系列基金,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招商基金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战龙谈到自己在招商安泰系列基金的推广过程中,曾有投资者直接发问:“你能不能保证我每年都赚钱?”面对这一“中国特色”的问题,战龙后来回忆说,在国外很少有人提这样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求这样,“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也会闻风而逃。
没有人可以保证任何一支基金能永远赚钱,但投资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与判断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寻找并建立起适合自己基金投资模式。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知已知彼”。
对于目前正“热得烫手”的系列基金来说,在相似的模式下,其实有着许多看似细微而又影响深远的不同之处,把握住系列基金的本质与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让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本刊为此组织采访了这组系列基金报道,希望对投资者在判断和挑选系列基金方面能够有所裨益。
名实之辨:伞型基金与系列基金
目前各基金管理公司推出的系列基金,在早期曾被广泛称为“伞型基金”。所谓“伞型基金”,是从基金模的组织结构方面来加以形容的,它就象一把撑开的雨伞,伞把就是投资者与基金管理公司签订的基金契约,而伞面上的一条条“龙骨”就是这份契约下面所包含的一个个子基金。换句话说,投资者只需要与基金管理公司签订一份伞型基金契约,就可以在基金内部所设计的各个子基金之间进行自由选择与组合。
但在随后的正式发行过程中,各基金管理公司却不约而同隐去了“伞型”的名称,而改成现在的系列基金,这实际上来自基金监管的要求。
按照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2002年11月26日发布的《关于证券投资基金设立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基金管理人“已有一只基金在审核期间,尚未批准设立”的情况下,中国证监会将暂停申报材料的审核;同时,“前只获准设立募集的基金未达到成立条件,已募集资金全部退还投资人后未满十二个月”时,中国证监会不受理其基金设立申报材料。
按照这一规定,基金管理公司一次只能申报一支基金,但在伞型基金“一拖多”的结构下,基金管理公司却可以以一支基金的名义同时建立多支子基金,实质上等于变相的一次申报建立了多支基金。
在察觉这一情况后,监管层在第二支伞型基金,即湘财合丰基金申报时,取消了伞型基金的名称,而以系列基金的办法取而代之,同时强调,获批的是三支基金,而不是伞型基金。
监管层的这一举措,一方面突破了《通知》中“一次只能申报一支基金”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新出现的这种基金模式的管理力度。与此同时,证监会不把这三只基金作为一只伞型基金批准的做法,事实上还为了避免未来的隐患。
按照湘财合丰基金的发行方案,系列基金为独立的法律主体,由合丰成长、合丰周期、合丰稳定三部分构成。这种法律结构明显借鉴了美国的系列基金。根据美国1940年《投资基金法》的规定,系列基金的股份被区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种类股份代表一个具有不同投资客体的投资组合中的利益,但系列基金仍注册为一个独立的基金。
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推出的系列基金均为契约式基金,其基金治理结构依赖于基金契约,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界定以及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管理人监督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基金契约。在《证券投资基金法》未出台之前,如果系列基金遇到法律纠纷,子基金的持有人欲起诉基金管理人,他可能发现没有可以支持他的独立基金契约。
而据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海外的伞型基金多为公司制,在各基金的利益界定上更清晰。如按照美国《投资公司法》的规定,一个系列基金只有一个统一的持有人大会。美国的基金公司(实际是基金)已经在基金公司架构内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金治理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基金持有人基本上可以有效监督基金管理人。在此基础上基金或基金公司可以发行系列基金。
小资料:什么是伞形基金
伞形基金是基金的一种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在这一组织结构下,基金发起人根据一份总的基金招募书或基金契约,发起设立多只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转换的基金,这些基金称为子基金,而由这些子基金共同构成的这一基金体系就合称为伞形基金。
伞形基金是相对于单一结构基金(独立基金)而言的。伞形基金与单一结构基金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基金组织的形式不同。伞形基金是发起人根据一份总的基金招募书在一个母基金之下再设立若干子基金,所有的子基金全部遵循同一份总招募说明书或总的基金契约,契约文件对所有子基金同样适用,各子基金没有自己的基金契约。而单一结构基金下面没有子基金,每一只基金都拥有自己的基金契约,不同的基金适用于不同的契约文件。从基金的设立来看,在一个伞形基金计划中可以设立若干个子基金,但初始设立时至少要有1只子基金,然后可以持续地增加新的子基金以扩充基金的规模和丰富基金的品种。而单一结构基金的设立是一次性的,新设一只单一基金比伞形基金增加一个子基金要复杂得多。
小资料:美国系列基金和欧洲伞形基金
美国的系列基金中的不同子基金均隶属于同一总体管理框架下,同一系列基金下的不同子基金具有独立性,其日常的运作如估价、交易、收益分配等在实质上与单一基金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可以当作单一基金来看待和处理。基于以上原因,单一基金的许多运作方式也可以适用于系列基金,两者运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
欧洲的伞型基金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卢森堡、爱尔兰等国在税收、法律方面优惠政策的吸引,发展非常迅速。如根据卢森堡法律,设于该国的基金公司无须缴纳有关收入或资本收益的任何税项,唯一征收的是每年按基金资产净值0.06%收取的一项税费,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纷纷在卢森堡、爱尔兰的都柏林等地设立伞型基金,向欧洲的投资者广泛销售其基金产品。
系列基金能做什么?
系列基金在国外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又被称为伞型结构基金。系列基金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英国,并且最迟在八十年代初期在欧洲和美国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系列基金,如英国的Fleming基金,美国的Fidelity基金、T.Rowe Price基金等等。
而在我国的香港地区,目前具有伞型结构的系列基金已经成为基金投资者主要选择的品种形式,截至2002年一季度,香港地区的基金数量达到1890只,其中只有203只是单一基金,其余都是系列基金及其旗下基金。
系列基金之所以如此受到青睐,是与它的特点分不开的。相对于单一基金来说,系列基金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基金品种的多样性
系列基金经常被称为是“适合所有人的基金”。相对于单一基金而言,系列基金通常都包含数量从数只到数十只乃至上百只的基金,这些基金在投资目标、投资政策、投资的对象、地区等等方面各不相同,细致而有针对性的品种设计使得系列基金可以在同一品牌下最广泛地吸引具有不同投资目标、投资偏好的众多投资者。
2、各基金之间的相互独立性
系列基金下设多种不同风格的基金供投资者选择。除了隶属于一个相同的总契约和总体框架及不同基金间可以进行方便的转换之外,各基金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就单独一只基金而言,其在包括资金的管理运用、计价、申购、赎回、收益分配等方面在内的一整套运作机制都与一只单一基金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3、各基金之间方便的可转换性
系列基金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同一系列基金的投资者均可以在该系列基金下的不同基金之间进行方便快捷、费用低廉甚至免费的转换。系列基金的这一特点使得在诸如管理水平、服务水平、费率等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系列基金将比单一基金对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投资成本和转换时间显著降低,从而大大增强了系列基金相对于单一基金的吸引力。
对于基金管理公司来说,系列基金首先满足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别是新设基金管理公司规模扩张的需求。系列基金最诱人的地方在于:在一个基金契约下,只需管理层一次批准就可以实现多只基金的发行,这使得新设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规模;伞形基金还便于基金进行扩张,基金管理者可以在总体框架得到监管部门认可后不断推出新的基金。
其次,系列基金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系列基金旗下各子基金在一个相同的管理框架内运作,在托管、审计、法律服务、管理费用等方面享有规模经济优势,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第三、系列基金有利于基金管理公司稳定客户,减少赎回压力。在基金品种日益丰富、市场热点不断转换的背景下,各基金管理公司面临的赎回压力和风险与日俱增,而系列基金内部风格各异的子基金能够满足投资者追逐市场热点转换的要求,从而可以减轻基金赎回的压力和风险。此外,系列基金能更好地突出基金的品牌效应,增加投资者对基金品牌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对投资者而言,系列基金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投资机会,系列基金一般会对投资者进行市场细分,根据投资者的不同需求设立各种类形的子基金。如招商安泰系列基金根据投资者对风险的不同偏好或承受程度设立了三种不同的风险——收益水平的子基金:招商债券基金、招商平衡型基金、招商股票基金;湘财合丰行业系列基金则由价值优化型成长类、周期类、稳定类三只基金组成,基金品种的多样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投资机会。其次,系列基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投资者可以在同一系列基金之下自由转换,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市场情况的变化在系列基金各子基金之间相互转换时不需花费任何费用或仅需支付相当低的费用。比起投资者从一家开放式基金转到另一家开放式基金来看,不仅成本低,且效率高。这是系列基金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系列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
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成保良认为,由于系列基金是将具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单个基金产品集合起来,其优势在于: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扩大基金的客户来源;同时可以降低基金公司的营销成本和金融成本;三只不同风险偏好的账户,将方便客户根据市场情况自由转换基金账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湘财合丰基金公司总经理李克难博士与成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这种基金设计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考虑了投资者在各种风险等级、投资偏好上不同的投资需求,并可以在契约规定的范围内一年实现若干次的免费转换,降低了投资成本。李克难同时表示,这种产品设计出现在国内市场,也标志着国内基金业正在向更加贴近投资者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
怎样选择系列基金
尽管系列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条件与选择机会,但这种自由度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投资者无需操心,只要坐等收益就可以了,恰恰相反,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如何操作、把握这种全新基金品种的投资机会,以寻求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是伴随军着系列基金而出现在每一位基金投资者面前的课题与挑战。
系列基金作为一种结构式的子基金组合,“自由转换”是该基金最大的亮点。但这恰恰也是投资者很容易产生操作“误区”的地方,投资者在买入系列基金后,便开始对照股市债市行情,频繁转换。可是,转换的最佳时机是什么,如何把握转换节奏,其实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清楚。
跟炒股不一样,基金类投资期望获得稳健的长期回报。习惯于短线投机,快进快出的频繁转换的投资模式来自股市的惯性思维方式,但对于投资系列基金而言,短线投资理念往往是事倍功半,疲于奔命,平添风险。“行情变,忙转换”是投资大忌。频繁转换的后果就是,基金公司和投资者都是受害者。对于基金公司,过于频繁转换使得基金规模的不断波动、基金性质的不断改变,增加了基金的操作难度,继而影响最终的基金理财业绩。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一种子基金则意味着选择一种收益预期。基金不同于股票,基金具有长期稳健特征,但基金也有踏空和套牢的可能,频繁的转换奔波中会丧失许多机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确定了长期投资的理念后,对于投资者来说,下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不同的系列基金中进行选择。
从基金结构上来看,目前国内先后发行的这几只系列基金都是在一个基金契约下,再设有若干只子基金,即均属于伞型结构的基金,就这方面而言,这几只基金是没有太多区别的。但由于设计方案不同,其下属的各只子基金的内容却各有特色。
由于不同系列基金的风格各异,因此这些系列基金旗下的子基金也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系列基金各子基金之间自由转换的优势,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市场情况的变化转换基金类型。
就招商安泰系列基金来说,三只子基金按投资品种划分为债券基金、平衡基金、股票基金,就体现出不同的风险程度,当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缺乏信心时,投资者可以就将股票基金和平衡型基金转换成债券基金,以规避股市风险;而湘财合丰行业类别基金专注于股票市场,子基金是按行业特性来划分的,分为价值优化型成长类、周期类、稳定类;其他象鹏华普天系列基金,分为相互独立的普天债券基金和普天收益基金;银河银联系列基金是由银河收益基金(债券型)和银河稳健基金(股票型)组成;而嘉实的理财通系列基金,包括了嘉实稳健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嘉实增长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和嘉实债券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等等。
总的来看,系列基金里不同的子基金适合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投资。像债券型子基金,比较适合不愿意承担投资风险,而预期收益稳定的投资者。而股票型子基金比较适合能够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对收益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平衡型子基金适合既想分享股票上涨时的收益,又想分享债市上涨带来的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当然,由于设计不同,不同的系列基金有不同的具体细则,像鹏华普天系列基金承诺,其债券型子基金不参与股票投资,只通过国债回购资金投资于新股增发和参与大盘新股的战略配售,这样投资风险就极小。而嘉实的理财通系列基金为了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承诺投资人持有基金超过3个月后可免费转换等。
选择基金的六大守则
一、不短线炒作基金;二、不要同时拥有超过六只以上的基金;三、不买周转率过高的基金;四、不以短期绩效评断买卖标准;五、不把所有的资金都放在股票基金上;六、不只以净值高低涨跌评判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