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工作总结
经济部黄河 2006年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功的经验不多,失败的经验却不少。除了些偶然或必然的外部因素外,从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也跟自己从事十年的新闻工作后,积累到了一定层次,却无
经济部黄河 2006年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功的经验不多,失败的经验却不少。除了些偶然或必然的外部因素外,从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也跟自己从事十年的新闻工作后,积累到了一定层次,却无
□黄河(经济板块,广州) 从前枯燥无味的数字开始变成一条条提供线索的工具,在一些深入分析而又得到验证的时候,甚至会感到一种侦探破案般的乐趣。 在今天的经济(尤其是财经)报道中,数据使用已经是一种常见的
——与薛兆丰商榷“排队经济学” 黄河 首先我得承认自己对薛兄早有偏见,从当年看到他的《经济学的争议》开始,我就觉得此人好发奇论——常常把一段常识打断成数个逻辑片断,然后分别驳斥,分开看似乎都言之成理,
——关于新闻采写中的“文体意识” 经济部黄河 相比于“艺术家”这个飘逸的头衔而言,我心目中的记者更像一名石匠——“前工业化时代”手工作坊里的那种。 这名石匠时时需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式地四处寻找可供雕
黄河 2004年10月 2001年2月的某天早晨,我提着大包小包(居然还有一台台式电脑主机),站在客厅中央,第不知多少次向着似乎还睡眼朦胧的爸妈宣布: “我要走啦,去北京,中国最好的杂志做最
黄河 2005年9月21日 作为南方周末经济部的一名“新兵”,近五个月工作里给我带来了许多出乎意料的惊喜与思考。一直想找个时间把这些思绪整理一下,正好马克让我写份总结,就借此
黄河 由于此前数年采访中接触到包括健力宝、三九、娃哈哈、科龙等企业在内的大量“产权触礁”案例,让我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产权结构的关系产生了兴趣,四月份听张五常教授讲座后对产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颇有感触,
1无数风景已经过去,我们依旧站立于此依旧不曾经历过一种完美的生活 不知名的失败,犹如影子于身后随年轮渐渐生长 我曾经奢求这一切果园、星期日、刀刃般锋锐的爱情而现在我摊开双手由指逢间久久凝视那所孤独的城
这是秋天的前额 这是秋天的前额,更高、更远以及麦垛,以及沾在头发上,草屑的幸福这个秋天驱赶着羊群走过河谷我恰好站在山顶,恰好听见一串风铃 我听见你长满草地的声音你的亲吻闪动着黄金的光泽你在哭,丰硕的曲
之 一 在记忆的家园里我再一次体验到那条河流,正如行将消逝的少年时代——站在河边,看着那些闪光的碎片由岩石与草丛中间发出一阵阵快活的叫喊,我的心温柔地抽搐起来。在可以拾到的几片已褪尽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