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报道目录

创业板,下一步
南方周末 2006-06-01 本报记者 黄河 尽管新股发行第一单落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使深交所将中小板向创业板转型的愿望更加强烈,但这一步仍然难以迈出。深交所近期所作出的一系列创新努力,能否加速这一步伐?...
上市公司:别让坏孩子挡道
南方周末  2006-05-18 本报记者 黄河 “中国的证券市场不是没有钱、容量小,而是需要大批质地优良、盈利能力强、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意义远在于‘1500点’之上”...
再融资小步慢跑 市场化“造血”立规则
南方周末  2006-04-27 本报记者 黄河 再融资最快将于5月下旬启动,在那之后新股发行也将提上日程,与一年前不同的是,他们将遵循新的证券发行规则。这个规则将吸纳好公司,淘汰坏公司 4月21日下午,沪指一鼓作气冲上了1415点,达到过去一年半以来的最高点。...
深圳:知识产权保护的“三重门”
南方周末 2006-04-20 本报记者 黄河 商业城经营者、执法力量、市政府,正在共同构筑保护知识产权的三道闸门。在力图成为“中国硅谷”的深圳,这已不是外部压力下的表态,而是一种“内生需求”。但在人性贪欲面前,这注定是一场长期战役...
德勤深陷缠讼
南方周末 2006-04-06 本报记者 黄河 一位在股市上损失了495元的科龙公司小股东,现在把怒火发在了为科龙提供三年审计服务的德勤身上。他一周前对这家著名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接下来,他还将把具体的会计师列入被告名单。...
私人股权资本“狩猎”中国市场
南方周末    2006-03-23 本报记者 黄河 舒眉 外资并购大量涌现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以及相对于产业经济繁荣而显得孱弱的中国资本市场 “我们几年前进入中国时,几乎找不到1亿美元规模以上的投资项目,而现在这些项目却大量出现在我们身边。”单伟建在最近一次讲座中,向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的同学说道。就在两天前,他刚刚代表美国新桥投资与新疆广汇集团签订了一项投资协议,预备对该集团下属的液化天然气产业投资1.5亿-2亿美元。单本人是新桥投资的董事总经理。...
中石化回购子公司:出价多少算合理
南方周末    2006-03-02 本报记者 黄河  作为一个有着标志性意义的市场事件,牵涉143亿元现金的中石化回购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中石化与中小流通股股东之间的价格博弈。...
洋行长韦杰夫意外隐退 深发展再造棋至中盘
南方周末 2006-02-16 本报记者 黄河 深发展这一年来频繁的人事变化背后,是其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的不断调整,它也折射了不同商业银行文化的艰难碰撞与融合 2月13日下午,记者从深圳发展银行行长秘书处获悉,行长韦杰夫已经正式向董事会递交辞呈。翌日,深发展正式公告,韦杰夫已于2月11日向董事长辞去行长一职,该辞职于同日生效。...
洋基金难敌土基金?
南方周末  2006-02-09 本报记者 黄河 在管理的资产骤然缩水一半以后,整个市场都意识到,招商基金这次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1月20日最新公布的招商基金季报显示,招商基金管理的资产已经不到110亿元———仅仅3个月前,这个数字还是250亿,规模缩小达到了56%。...
广发行变脸
南方周末  2006-01-13 本报记者 黄河 历时一年,广发行重组终于接近尾声。 1月5日,花旗集团开始了与广发行在技术性领域的排他性谈判。一周前,花旗集团、平安保险与法国兴业银行为首的三家财团分别以241亿元、226亿元与235亿元报价竞逐广东发展银行85%股权。以花旗银行为首的财团获得第一谈判权。媒体引述广发行内部人士的说法称,“除非排他性谈判出人意料地失败,或者国务院不同意该项交易,否则其他竞标者将不会再有收购机会。”...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