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报道目录

深圳:“零差价”背后的新博弈
【新医改3年】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12-09-22   (发表稿) 2012年9月18日,深圳盐田区法院开审医院巨贪孔德奇案。孔原是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院长,涉嫌利用药品和医疗设备采购等机会收受贿赂324万元。...
“华南第一所”合并始末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12-08-10   (发表稿) 作为资本市场最新一桩标志性案件的涉案主角之一,对鹏城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理,成为观察中国股市制度建设有否真正进步的风向标。 如果造假不用付出代价,资本市场永远无法健康发展。...
社保基金是如何投资的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12-08-03  (发表稿)  这块“社保基石”的含金量,关乎每个人的生活 从只吃利息,到大规模投资股市,再到多元化投资,十年中社保基金的收益率跑赢大盘。...
深圳土改,难复制的试点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12-07-06   (发表稿) 深圳在此轮土地改革中,将获得完整地权。 它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土地全部国有的城市,地方政府失去了大规模征地的获利空间。这是深圳成为“两权合一”改革试点的重要条件,也是改革难以在全国复制的重要原因。...
深圳土改:“小产权房”的地,就是海绵里的水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12-06-15  (发表稿)    深圳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全部土地已经国有化,却有近一半的建筑都是原住民的“小产权房”。   在这个几乎无地可用的城市,这些“历史遗留非法建筑”,成为撬动未来的支点。   2012年5月25日,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启动仪式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评价“这是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战略决策”。   在1987年以“土地拍卖第一槌”深刻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土地制度后,深圳又一次成为土地改革的焦点。   这一次,摆上桌面的是巨量“历史遗留非法建筑”——占深圳建筑近一半的“小产权房”。   ...
“最牛基金经理”是如何炼成的——王亚伟离职,“公募时代”落幕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舒眉 2012-06-01  (发表稿) 股权分置后新的市场土壤、基金公司为其“量身定做”的制度安排,共同成就了“最赚钱基金经理”王亚伟。但数次冲击原有体制结构无果之后,王亚伟和他的上司都选择了离开。...
郭氏新政:重塑市场逻辑
说明:本文以“郭树清新政半年观察”为题发表于5月17日的《南方周末》时,因版面关系做了较大删节。此为记者原稿,如需引用请以发表稿为准。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实习生 冯洁  (发表稿) 刚刚过完母亲节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以一根长长的阴线收于2380点。这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的第198天。...
中介变形记——造假流水线何以通畅无阻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12-03-30   (发表稿) 银广夏造假事件,让负责其审计业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解散。 既然有总揽大权进行审批的发审委存在,投行和审计机构常常借机推卸他们原本应该承担的审计责任,甚至合伙应付发审委的喜好,反向破解审核密码。...
绿大地,黑账本——“反向工程”如何造假上市
南方周末   2012-03-16   (发表稿) 记者 黄河 实习生 罗敏夏  发自昆明 广州 上市时,“反向工程”如何破解发审委审核中的“上市密码”?...
那些神秘的手“拿捏”绿大地
南方周末  2012-03-16 记者 黄河 实习生 罗敏夏  (发表稿) 造假案爆发时,投资者损失惨重,为何有人毫发无损全身而退? 证监会进驻后,“暗庄”如何在稽查组眼皮底下拉升股价?...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