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报道目录

体制改革比增长更重要
——吴敬琏、邱晓华谈当前中国经济转型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16-05-15  (发表稿) 邱晓华认为,在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的今天,中国社会和经济体系中依然存在着大量“体制性的结构问题”,如城乡二元化差距拉大,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保障不均衡等问题,并非简单地依靠经济增长就能解决。...
华为故事报道手记
南方周末经济部记者 黄河 写篇关于华为的报道是我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强烈的冲动之一。 在去年年初的业务论文里,我曾提到自己身处其间的传媒体乃至各个行业的“崩塌式转型”,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那种失去方向的眩晕感,促使自己更加迫切地寻找某种关于社会经济和产业转型的“整体性理解”。...
天津银行行长文远华:“上市冲刺”是为了倒逼银行转型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16-04-14 (发表稿) 许多机构投资者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市场这么烂,你这时候跑来做什么?”我们希望通过上市建立起一套市场化约束机制,倒逼这家银行从管理模式到市场观念上的进步。...
硅谷的硅已经来了,只剩下谷了” 深圳“深谷”是怎样炼成的?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冯叶 发自深圳  2016-03-04 (发表稿) 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到国际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深圳的产业经济凭借着草根精神,完成了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精彩一跃。而今天的深圳正在展开从“产业创新”向“社会创新”的新一轮转型。...
金融风暴席卷维多利亚港 索罗斯们又回来了?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2016-01-29 (发表稿) 香港金融当局需要守护的不是与港元汇率相关的资产价格,而是以联系汇率机制为基础的国际化交易体系及其流动性。 空前充裕的外汇储备、完善的流动性管理机制,加上政府各方捍卫联系汇率制度的坚定声明,使得外界对港元联系汇率的担忧显得有些多余。但香港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却不得不面对全球金融动荡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从“工厂”到“市场” 香港为什么需要联系汇率制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发自深圳 2016-01-29 (发表稿) 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已经是包括欧美、亚太乃至中东各国资本财富的“中转站”与“投资平台”。全球化的贸易和金融投资,更需要一个稳定的汇率机制来承担起“交易基准”的功能。...
人民币汇率巨幅波动背后
——脱钩美元,转向“一篮子货币”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郭悦  2016-01-14  (发表稿) 一周内,A股市场内的四次“融断”,加上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8天下跌,令市场陷入了“股汇双杀”的恐慌之中。...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