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洋基金难敌土基金?
南方周末  2006-02-09 本报记者 黄河 在管理的资产骤然缩水一半以后,整个市场都意识到,招商基金这次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1月20日最新公布的招商基金季报显示,招商基金管理的资产已经不到110亿元———仅仅3个月前,这个数字还是250亿,规模缩小达到了56%。...
广发行变脸
南方周末  2006-01-13 本报记者 黄河 历时一年,广发行重组终于接近尾声。 1月5日,花旗集团开始了与广发行在技术性领域的排他性谈判。一周前,花旗集团、平安保险与法国兴业银行为首的三家财团分别以241亿元、226亿元与235亿元报价竞逐广东发展银行85%股权。以花旗银行为首的财团获得第一谈判权。媒体引述广发行内部人士的说法称,“除非排他性谈判出人意料地失败,或者国务院不同意该项交易,否则其他竞标者将不会再有收购机会。”...
宝钢权证困局
南方周末 2005-11-17 本报记者 黄河 宝钢权证上市84天,在“T+0”交易制度的刺激下,上演了疯狂炒做、单只权证交易量势压全场的“股市奇观”。这一被寄予厚望、在股改大背景下推出的、旨在补偿股改过程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创新制度设计,在市场上的遭遇却是其设计者始料未及的...
外资控股:券商们的“美丽新世界”?
本文已发表于10月27日《南方周末》,此为记者原稿,如需引用请参照发表文本 本报记者  黄河 从1984年“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至今,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 据数据统计,到2004年8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家数已经达到了1380家,市价总值为39031亿元,投资者开户数达到了7164.4万户。...
深圳“转身”
南方周末  2005-10-20 本报记者 黄河 透过高交会,25岁的深圳正在摆脱以往政策和地缘依赖型的经济结构,跳出资本之城的定义,而试图给人们留下另外一种印象———活泼的、技术人员云集的“产业创新中心”...
迪士尼魔方
注:本文已发表于9月22日《南方周末》,此为记者原稿,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报道为准。 迪士尼的商业形象就象一个硕大无匹的魔方,人们往往在看到这个魔方表面转出的米老鼠和睡公主城堡时,却忽略了其他的侧面,甚至它的结构与轴心。...
中集:在跨国巨头的竞合中成长
本文已发表于9月15日《南方周末》,此为记者原稿,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报道为准。 刚刚度过25周岁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以下简称中集集团,CIMC),不但在制造业领域体现出了“世界工厂”的优势,更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从市场参与者到市场主导者的“行业领袖”之路。...
华夏证券“三人转”
南方周末   2005-08-25 本报记者 黄河 “几乎所有券商遭遇到的问题,都能在华夏证券身上找到影子” 作为见证者和直接参与者,华夏证券两任董事长邵淳和周济谱的回忆,共同勾勒出华夏这家国有老牌券商的十年沉浮兴衰之路。如何成为一家好公司,这是华夏证券和其他问题券商被拯救之后仍将共同面对的难题。...
证券咨询灰幕
南方周末  2005-08-04 本报记者黄河 在以缺乏经验的中小投资者为目标的“咨询生态链”里,从咨询公司及其合作者,到有合法资质的节目制作单位,再到一些地方媒体,甚至短信发送机构,都被一条或明或暗的“利益之链”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
中集:好孩子的烦恼
(记者原稿) 作为一个已经做到“世界第一”的国际化企业,中集未来的发展与资本市场形象恰恰取决于其“中国内涵”的发现与提升。 成立于1980年的中集集团是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由香港招商局集团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组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名言就是时任中集首任董事长的袁庚所提出的。...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