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期货》

证券市场回顾
  本刊主笔 黄河 2003年1月23日至25日,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相继在京召开。周小川、吴定富、尚福林三位金融掌门人刚于2002年10月末先后到任,在这次被业内期待已久的“72小时”,一直关注着中国金融改革动向的人们终于听到了金融改革最新的声音。...
中国证券期货第一届无领带论坛·能源期货
  3月15日,中国证券期货第一届无领带论坛在金海滩度假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中国是否需要能源期货”,与会人士被要求不得“西装革履”,不必事先准备讲稿,全部采取即席发言与讨论的方式。到会者除主办方中国证券期货执行社长郑力、执行主编冉小林及采编人员外,均为各大期货公司研究部负责人。...
棉花期货上市虚实录
本刊主笔黄河 自4月15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老总王献立亲自来到北京,就棉花期货合约及相关制度公开征求意见稿进行广泛推介以来,关于建立棉花期货品种的建议可以说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周正毅事件震击银行软肋
  文/本刊主笔 黄河 “周氏金融王国”突然崩裂 2003年5月28日中银香港召开董事会,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有敏感的记者发现按惯例应该出席的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刘金宝没有出现,而新接任中银香港董事长职务的总行行长萧钢则从北京赶来出席。...
CEPA的机会
  本刊主笔  黄河 CEPA与都市经济圈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政府在港签署《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loserEconomicPart-nershipArrangement,以下简称CEPA)。...
刘波的资本游戏
  本刊主笔黄河 浮出水面 2003年7月30日,诚成文化新任大股东奥园发展发布特别风险提示称,公司正在对尚未披露的对外担保事项进行查证核实,目前已核实清楚的担保金额为1.324亿元人民币和500万美元。...
中小企业板胎动深交所
  本刊主笔 黄河 “深交所11月恢复小盘股的发行已是铁板钉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恢复发行后两个月内将有40余只小盘股登陆深交所。” “据悉,中国证监会已原则同意深交所恢复新股发行,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准之后即可实施。而在10月中国第五届高新技术产业交易会上,极有可能由一位国家领导人来宣布这一消息。”...
机构博奕时代的困境——基金盈利模式反思
  本刊主笔 黄河 随着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的正式开业,在2002年第一次遭遇全行业亏损的国内基金业也开始在一片质疑声中开始寻找转型的道路。 平心而论,把2002年的亏损全都归咎基金公司的管理不善是不太公平的。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来说,2002年的结构性转型以及它所带来的震荡,也许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做出更贴切的评价。而证券投资基金作为这一结构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找不着北”应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系列基金介绍
  记者  黄河 2003年6月2日,嘉实理财通系列基金正式发行,6月5日,华宝宝康系列基金正式发行。这是继招商安泰系列基金发行以来,第五支和第六支获准发行的系列基金。事实上,近期发行的基金中,除南方避险增值基金外,其余均是系列基金,在嘉实之后,国泰、融通、长盛等基金管理公司也将发行系列基金,据统计,目前待批的证券投资基金中有八成是系列基金,而个别已经申报发行独立基金的公司,也有意改报系列基金。...
“亚洲最佳基金经理”——招商安泰系列基金经理陈进贤
  记者 黄河 2003年1月12日,清冷的旧历年底,招商银行大厦的18楼一下子成为最热闹的地方———招商证券和世界金融巨鳄荷兰国际集团(ING)的“跨国婚姻”仪式吸引了一大批业界贤达名流。招商ING联姻催生了中国基金第一家中外合资“新贵”———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归档